日本童書作家村上詩子:書的世界讓我看到光 知道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村上詩子是一位日本兒童文學童書作家,作品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及幽默感,使得孩子的帶入感強烈,故事又充滿著溫暖與力量,深受兒童喜愛。曾獲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廣介童話獎、野間兒童文藝獎,在台灣較知名的作品包含《星期天的教室》系列及《大家的嘆氣圖鑑》。她的創作風格融合觀察與共鳴,使她的作品不僅是兒童讀物,也成為父母理解孩子內心的重要媒介。
為了與台灣書迷近距離互動,村上詩子特地從日本遠道而來,參加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活動,到達當天特別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村上詩子已出道21年,本人非常親切,笑容可掬,她本身更是愛貓人士,經常在社群曬貓,名片上還印有可愛的貓腳印,非常童趣。第一次來到台灣的她,初訪印象是「氣候很溫暖、城市聞起來很香」。
童年就愛上說故事
村上詩子寫的故事總能精準捕捉孩子們的心聲及「笑點」,這些靈感究竟來自何處?她笑著說,「因為從很年輕時就不斷地投稿短篇故事,有些未能被選上,所以有很多『存貨』。」正式出道後,編輯們的建議讓她理解到自身作品如何改進,開始重新審視舊作、修改補充,得以讓那些「存貨」以全新面貌呈現。
其實,村上詩子並非從小就立志當作家,她提及童年時的創作經歷,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小學三、四年級時,老師要求學生用黏土捏出一隻動物,並以此創作故事。「其他同學都捏出很可愛的動物角色,但我的手很不靈巧,捏出了一隻我覺得很醜的烏龜,所以我寫了一個長相醜陋、交不到朋友的烏龜,遇到一位公主,並成為朋友的故事,而且我還把同學塑造的角色融入其中,讓他們有了參與感。」正是那時,村上詩子第一次感受到講故事的樂趣,也開始認同自己的創作風格。
內容不說教,用「幽默」擄獲孩子的心
創作20餘年,當被問及這段旅程的感想時,村上詩子笑著說:「雖然時代在變,但孩子們的本質並沒有變。」怎麼說呢?她以《星期天的教室》系列為例,這套書籍已陪伴數個世代的孩子成長,即便過去的讀者長大成人,回憶起童年閱讀經驗時,仍會說:「我小時候讀過這本!」即使書中使用的詞彙、流行的事物可能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但有趣的地方,不論是現今的孩子跟當年的讀者,反應並無不同。
村上詩子坦言,她並不是真的要透過故事帶給孩子「啟發」或大道理,而是發自內心地創作有趣的故事,單純地把樂趣傳遞給孩子。她回憶道:「幾年前,有個小讀者曾對我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告訴我:『您的故事不是站在大人的視角來寫的,而是從我們小孩子的角度出發。』聽到這番話,我覺得自己想要傳達的東西真的有傳遞出去。」
從小被繼母虐待、又遇校園霸凌,書的世界讓她感覺不孤單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村上詩子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過世,父親不在身邊,小學三年級後,幾乎天天被繼母虐打,因為髒兮兮的模樣,到了學校也被排擠。當時的她,在家庭與學校都找不到歸屬感,幸好,圖書館的書籍成了她最忠實的夥伴,陪伴她走過那段孤單的歲月。
書中的世界豐富多彩,讓村上詩子在現實之外擁有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她說:「翻開書本,我就能進入另一個世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從中獲得慰藉。更讓我意識到,我還是有選擇的,我可以為自己決定方向。」
村上詩子回憶,「小時候我並沒有察覺閱讀對我的影響,但長大後回顧過往,才明白,那些故事在我心裡默默地積累,成為支撐我的精神糧食,如果當時沒有書籍陪伴,我想我長大後可能無法像現在這樣笑著面對生活。」 (相關閱讀:「我只是開玩笑,又沒怎樣」「同學背著我,另設一個群組」中學輔導主任:解決人際衝突,從情緒教育教起)
人生不會一直處在低谷,只要願意跨出第一步就有希望
村上詩子經常受邀到學校參加講座或說故事的活動,目前也有在小學進行閱讀推廣活動,因此有許多機會跟孩子們互動、交流。她觀察到,現在的孩子在人際經營的壓力很明顯比過去大。她曾舉辦一個「感謝的一行詩」比賽,原意是鼓勵孩子用簡短的文字向某個人傳遞感謝之情,結果在投稿作品中,「人際關係讓我感到疲憊」、「當我在人際關係中感到疲憊的時候,某某同學陪伴在我身邊,讓我很開心,謝謝你」這類的內容時不時就會出現。她坦言,這確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我認為與人相遇,對某些事情保持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能夠欣賞、並愛著自己。」正因為村上詩子遭遇過校園霸凌,又透過故事得到救贖,所以她將自身的經歷轉化為作品,希望告訴那些跟她處境相似的孩子:「你不孤單」。「我想讓孩子知道,即使他們身處黑暗,也一定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村上詩子希望孩子們不要只是停滯於當前的狀態,而是能夠勇敢的踏出步伐,去認識新的人、探索新世界,「我認為,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無論多麼辛苦或痛苦,那些情緒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當我們遇見某個人,或者對某件事產生興趣,並踏出第一步時,我們就能夠找到新的方向,甚至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走過童年低潮的村上詩子,說出這段肺腑之言。
讓她感動的是,真的有孩子告訴她,在感到困難或煩惱時,透過閱讀她的書而獲得了慰藉。「聽到這樣的回饋,會讓我覺得,自己持續寫作是有意義的。」村上詩子開心的說。
給創作者的3點寫作心法
村上詩子在小學圖書館的時光,不僅是找到歸屬,也成為她日後開闢創作道路的基石。對於想成為作家的年輕創作者,她認為可掌握以下三個重要的寫作心法:
首先,她強調,「寫作時,即使途中感到挫折,也要先試著寫到最後。」
第二,若在寫作途中遭遇瓶頸,覺得某些情節不對勁,甚至對自己的故事產生懷疑。村上詩子認為,這樣的困惑往往來自於世界觀的矛盾,那就先停下來,並且去讀書。她提及自己曾經在圖書館,把書架上的書依序從頭看到尾,以此學習不同的語言風格及故事節奏。
最後,村上詩子提醒,「不要把不愉快的經歷浪費在社群媒體上,而是當作寶貴的創作題材」,特別的是,她甚至會「主動去接觸自己不擅長相處的人」。她補充說道:「雖然不一定要成為朋友,但不能因為討厭對方就選擇逃避,反而要嘗試與他們建立一些聯繫。因為要塑造與自己完全相反的角色,光靠想像是不夠的。」因此,她刻意與不喜歡的人交流,試圖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並觀察自己在互動中的情緒變化。這樣的經驗成為她塑造多元角色的重要素材,讓故事更具層次與真實感。
「寫作的本質,就是將經歷過的點滴轉化為故事,無論是美好的、痛苦的,甚至是不願想起的過去,它們都可以成為創作的養分。」村上詩子微笑著說道。
延伸閱讀:
鄉下囡仔變身學霸,成台灣半導體業關鍵人物》史欽泰:童年這些事,影響我一生
當文藝少女變成公務員+三個男孩的媽》作家李夏苹:我希望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勇敢做自己
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