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呂錦茹涉「罷雙吳」連署作假檢方聲押失敗 裁定無保請回

川普鬆口:對陸關稅可能降低 外媒指美中高層交流不順暢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照片提供/余品萱同學
照片提供/余品萱同學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學習的過程中,比起天賦,真正決定成敗的,往往是態度與方法。

93年次的余品萱,國中成績名列前茅,順利考上中山女中,卻因為壓力與完美主義心態,成績一落千丈、全校排名97%;可想而知,學測考得不好。她選擇重考,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

高中課業幾乎呈放棄狀態

余品萱提到高中時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最大的問題在於完美主義作祟,「某種程度是一種性格缺陷,自己覺得做不到完美的狀況,就寧可放棄不做。」像是考試,只要覺得可能考不好,她乾脆不讀甚至不考、就讓它零分,「不是因為我『做不到』,而是我『沒有做』。」

明知自己應該要做什麼,卻選擇逃避,在家不是滑手機就是睡覺,常常睡到隔天中午才去學校;在學校也沒聽課,就做自己的事。「因為成績表現差,又表現出一副不在乎的態度,」所以沒人看得出來她的壓力大,身心狀況其實不太好。

把自己困在深淵裡的余品萱升上高三後,雖然意識到學測在即,卻沒有太大的緊張感,「反正來不及了,不可能考到理想的目標,我知道自己會重考。」但一位老師指出她的心態有問題,「要重考或許是事實,但你不應該因此而不開始努力,不然明年你還是得重考。」

目標訂在醫學或牙醫系

余品萱把重考的目標訂在醫學系,努力一年後,考上成大物理治療系。未達當初設定的目標,她沒有選擇「將就」,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好,於是決定再戰第二次,非醫、牙不念。

做這個決定很不容易,畢竟重考的壓力巨大。很多人即使考得不理想,多半會選擇先念念看,但余品萱不這麼想,「晚個一、兩年也沒什麼,重點是,讀自己真正想要的科系。」

她反省第一次重考成績不符預期,在補習班的人際關係上花了太多心思,於是做出調整,儘量不主動和人社交,除了休息,就是好好念書。

重考第二年的壓力無疑更大。每天晚上11點才回家,平均只睡4到6小時,余品萱不時自問:「這樣做,到底能不能考上我要的?我會不會做錯了?」況且,你已投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就不能推托說,因為沒有做而做不到,而是我真的做不到,已經無路可退了。」

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清楚的目標在前,除了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和方法,學習才能更有效率。余品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最終分數可以上醫學系,但她評估自己的個性不適合承擔他人的生命,因此棄醫、選牙。

余品萱指出,「成功的方法百百種,但失敗的方式總是相似。」除了避免別人的失敗方法之外,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方法也很重要。

1 先理解,再刷題

余品萱談到,以前沒耐性好好聽老師上課,以為靠自己刷題就好,結果到頭來,不會的還是不會;尤其是理科,如果採用「題海戰術」,反而效果不彰。重考期間,她認真地聽每個老師上課,重新爬梳重要的知識,著重觀念的理解和融會貫通。

她點出很多學生會評判老師教得不好,她以前也有這個問題,覺得老師教得太簡單和基本。直到意識「學習需要持續地累積」,即使已經會了,不妨再聽聽看老師是如何論述、講解的,就算很基礎的題目,她也會聽老師是怎麼解的。專心聽課才能發現,自己有哪些盲點或是遺漏哪些知識點。

「不要急著刷題。」如果知識基礎不穩固,刷題時也會備感挫折,之後再訂正改錯,所花的時間又更長。尤其現今素養題考得很活,若基礎不夠扎實的話,很容易被考倒。

余品萱舉111數A為例,考題偏難,她考6級分(均標)。重考後發現,「如果觀念真的融會貫通的話,還是可以考得很好。」例如第3題考標準差觀念的圖表題,大家都背公式「標準差的算法就是離均差的方均根」,遇到無法計算的圖表題就被考倒。最後113數A她考出15級分。

2 放下抄筆記的執念

余品萱以前很執著上課時抄筆記,而且是把老師寫的板書一字不落地抄下來,可是一心抄筆記,就無法專心聽課,更遑論理解。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當她發現自己又陷入抄筆記的執著時,會要求自己立刻放下筆,專心聽課,抄寫老師所說的重點、觀念的釐清。以數學來說,最該抄寫的不是公式,而是老師說的解題關鍵,遇到這類題目要用什麼方法、拿什麼鑰匙來解,例如「處理圓的問題,就是處理圓心跟半徑;弦長問題就是弦心距問題」,這樣學習更有效。

3 製作錯題本

余品萱認為,錯題本的珍貴之處在於,你花了時間做題,而後整理出獨屬於你個人的知識盲點、最容易犯錯的觀念。

考生時間寶貴,剪貼或抄寫錯題,太花時間。她分享,可以用手機拍下題目,在LINE開設自己一個人的群組,分科目、分單元,把錯題貼到LINE的筆記本。很適合零碎時間例如:搭捷運、公車,打開LINE做複習。

另外,也可以用平板下載筆記軟體,將錯題丟進軟體,一樣分科目、分單元,一頁貼一道題。像是數學的錯題本,在題目的下方空白處、更正答案,方便之後複習時,可以完全遮住之前的答題過程和解答,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了。

她不建議直接抄詳解答案,解題的關鍵在於,要用什麼方法來解、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這才是最難的。最好是自己想過,確認是自己能想得到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懂了。

「錯的東西很容易再錯,」所以必須一段時間後,例如一周後,回頭確認上周的錯題,是否真的會了。若發現第二次還是錯,無需慌張,就是重新複習知識點、加深印象,之後再做第三次。若確認已會,就從錯題本移除;因為錯題本會持續增加新內容,適度整理,錯題本才不致於太膨脹。

4 以週為單位,訂定讀書計畫

國中時,余品萱以準備段考為目標,一次安排4至5週的讀書計劃。高中以後的學習難度和深度大增,因此,設定讀書目標和計畫時,不適合將時間拉得太長。

她會將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例如:希望在兩個月內完成一科講義 16 個單元,那麼一週需完成 2 個單元。余品萱建議,以週為單位做讀書計畫,而且,每週務必保留2至3小時彈性時間,以減少「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焦慮。

重考第二年時,除了睡覺、吃飯,余品萱幾乎所有時間都用來讀書。即使週六晚上和週日,不強制到補習班,她還是會去念書。幾個月下來,沉重的壓力、不健康的生活作息,讓她的心態瀕臨崩潰,導致她有時連續一到三天沒去補習班,在家睡覺,得不償失。

她分享過來人的經驗,每週保留彈性時間是絕對必要的,至少留2、3個小時,做你想做或是能讓你快樂放鬆的事,打電動、看電影、爬山,什麼都好,將有助於你穩定情緒和心態,路才走得遠。

讀書計劃建議以週為單位安排,將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

心態保持穩定,才學得好

余品萱後來找到調適壓力的方法,補習班下課中場休息20分鐘、出去走走,或是趁著夜色走路回家,享受自己獨處的過程很療癒。

考前有蠻長一段時間,她完全感受不到快樂,開始嘗試培養運動的習慣。每天跟著Youtuber做瑜伽,時間不用太長,即使只是10分鐘,做瑜珈或是伸展身體,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給自己一點不同的目標去做做看,對轉換心情很有幫助。

不管遇到很難過或很開心的時刻,她會在手機備忘錄、寫下自己的心情,希望記錄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感恩的時刻,例如:今天老師講了什麼話,鼓勵自己。

在大學放榜前一天,心情忐忑不安的她也寫了一封信「給放榜之後的自己」,裡頭寫到「考壞了,世界不會崩塌,所以請你不要放棄…成績考差了,不代表你沒有追求快樂的權利…然後也懇求你,不要批判過去曾經放棄的自己,那時候的她過得真的很辛苦了…」

所幸,重考兩年的所有努力和堅持,沒有白費。曾有老師問:「上醫學系就快樂了嗎?」余品萱說,當然不是,「快不快樂這件事情,應該取決於你如何定義你的價值;不然即使念了醫、牙,也不一定快樂!」走過人生和學習的低谷,余品萱相信,「撐過很難熬的此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延伸閱讀:

鄉下囡仔變身學霸,成台灣半導體業關鍵人物》史欽泰:童年這些事,影響我一生

當文藝少女變成公務員+三個男孩的媽》作家李夏苹:我希望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勇敢做自己

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壓力 心態 成功 牙醫 醫學

相關新聞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閱讀數學/數學詩(下)

上週我們介紹了數學詩的創作以及教育意義。可能會有些人覺得,既然這麼強調理解,數學詩恐怕要是數學很好才能創作...

閱讀數學/數學詩(中)

上週我們介紹了一位王祥丞同學的作品〈計算紙上的甲子園〉。讓大家看到數學如何融入於新詩創作...

科學人/助修復傷口、肌膚保養 冷電漿開創再生醫學新境界

電漿除了應用在半導體領域外,也逐步應用在醫學領域,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冷電漿技術(cold atmospheric plasma,簡稱CAP)如何協助傷口癒合、癌症治療以及殺菌等;也有相關研究認為,CA

科學人/旁邊太吵聽不到?試試「敲手指」讓你聽得更清楚

晴朗的早晨,喝上一杯咖啡,真的是美好的開始。但是隔壁桌的人說話很大聲,讓你聽不到朋友的說話,只能讀唇語猜個大概?別急著請朋友提高音量,或者要求隔壁桌的人小聲一點。你可以試試這招:用手指有節奏敲擊桌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