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藥師抗議要求撤解釋令 從法律解釋爭議與利益衝突檢視

一、時事掃描
不滿「誰都能賣中藥」 藥師上凱道抗議:撤回解釋令針對衛福部今年3月18日發布的「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藥界嚴正抗議表達訴求,今天號召5000名藥師上凱道抗議,強烈要求撤回解釋令。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不容許專業踐踏,若政府再不善意回應對藥事法103條解釋令的訴求,不排除每周到衛福部抗議。【2025/5/4聯合報】
二、命題趨勢
這項解釋令對《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做出具體說明,保留經營中藥從業人員販售中藥的延續性。藥師則認為解釋令逾越立法授權,主張販藥行為應有專業資格與國考制度,以保障用藥安全。此新聞的關鍵詞:法律保留原則與法律解釋、藥事專業化與中藥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國家考試與藥師法、公衛安全與產業轉型、工作權與社會運動等。
三、牛刀小試
衛福部公告「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針對《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中「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之規定進行解釋。該令引發國內中藥界與藥師公會的激烈爭論。中藥從業人員認為新解釋保障其既有權益,並舉行百人誓師大會,表達對衛福部政策之支持。藥師公會則批評解釋令違法逾越立法授權,質疑開放未經國家考試的人員從事中藥販售,恐危及民眾用藥安全,號召藥師至凱達格蘭大道抗議,要求撤回解釋令、捍衛藥事專業。從法律解釋爭議與利益衝突來檢視此事件,何者最適切?
(A)衛福部應依社會期待彈性解釋藥事法,以維護社會大眾之利益
(B)衛福部作為主管機關,有權發布政策指引,不必受到法律限制
(C)解釋令若逾越法律授權恐構成違法,監察院可針對此展開調查
(D)藥師公會的反對主張,具法律效力,將影響行政機關解釋權限
答案:C
解析:(A)衛福部應以依法行政為前提,做出符合社會期待之解釋(B)衛福部為行政機關,必須受法律約束、不能違反法律(D)藥師公會主張不具法律效力,但其質疑點有機會促成司法或立法審查,不能否決其影響力。
四、歷屆試題
某國過去助產與育後照顧皆由助產士負責,醫師只在產婦難產時才介入協助。該國推動全民健保後,傳統助產工作並未納入健保給付,使助產士與相關教育幾近消失。該國近年來因婦產科人力吃緊,有倡議團體主張由國會立法,規定醫院聘用助產士,以減輕醫師負擔,這些倡議讓政府試辦「助產士重返醫院」計畫,因成效良好,主管機關準備將此計畫法制化,交由國會儘速制定成法律。但該國甲學者提醒,立法過程仍應符合民主國和法治國的正當程序。關於該國國會未來可能的作為,下列何者最符合甲學者的提醒?(2024分科)
(A)避免利益團體妨礙立法,程序應該秘密並防止外界干預
(B)為使法律內容更完善,立法程序應充分考慮反對者意見
(C)試辦計畫已證明結果良好,首要考量應為儘速完成立法
(D)為落實助產制度,立法程序應該主要考慮助產士之權利
答案:B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