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感受地方事!跟移工上漁船、陪老人做回收 「每個故事都是新考驗」

學生笑稱「做淡淡沒有踏實的一天」,對幕後團隊而言,每一個故事都是新的考驗。為了貼近個案,黃文倩鼓勵學生「把自己當成吸收故事的人」,跟著移工上漁船,陪著老人做回收,踏上球場打高爾夫。她反對給學生過多框架,「盒子給他了,東西倒進去,雖然速度很快,可是不會有讓我們意外的東西」。
先用身體感受,才有機會和個案產生連結,正如晚近學界提倡的「共情力」說法。黃文倩回憶,有一次學生跟著移工上漁船,整艘船只有船長是台灣人,「你可以批判移工的就業處境」,也可以純粹從人的角度寫個案故事──當天剛好做看護的妻子來探望移工,「試想,跟妻子重聚這一天是不是個案那幾個月最開心的一天?」
大四李葳庭透露以前的作文成績總是不理想,直到加入《淡淡》才發現原來寫作不必拘泥考試的框架,可以自由寫下想寫的內容。
黃文倩說明,考試作文時間有限,目標是完成題目要求。評選聯合盃作文大賽總決賽時,她驚喜發現聯合盃強調「破框思考」的圖像式命題,有助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用寫作展現觀點和感受。
不分文言文或白話文,黃文倩建議學生從有感覺的作家或文體開始欣賞,培養閱讀跟寫作的興趣。「真正厲害的文學大家往往也是融會古今」,無須替學習設限,跨時代的文學素養才是寫作的根基。
提起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YT博主」黃文倩提醒跨媒體能力養成已是基本,AI讓技術不再是門檻,怎麼樣持續講一個好故事,整合自己的創意才是考驗。
●看特點/文字影像 記錄變遷 不說口號 共情感受
黃文倩解釋,知識份子對於淡水土地的記述可以回溯到90年代刊物《滬尾街》,雖然只有9期,仍可看作近代淡水地方誌的濫觴。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創於1994年,30年來,研究室以文字、影像持續記錄淡水的發展及變化。她堅持讓學生親身踏上土地,再逐步引導寫作背後的思想格局;撐得住留下來,有歧見攤開說,黃文倩給予學生「來去自由」的彈性。她觀察,不用刻意搬出關懷地方的遠大目標,這批年輕人藉由近身觀察,自然對個案萌發共情感受。
▪ 整理包/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 輝達總部落腳北投士林!網揪1高中緊鄰北士科T17、T18 嗨喊:要起飛了
▪ 會考作文題目是「倉鼠圖+6詞語」 國文師解析:易取材但不易拿高分
▪ 快拜「文昌滴君」!繼玉米之神後又神準猜到1科題目 阿滴本人回應了
▪ 114會考/國中教育會考落幕 想拿A++各科可錯題數一次看
▪ 阿滴、HOOK成會考之神!社會科驚見這題組 考生膜拜:還好有看影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