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丟關稅炸彈 全球剉著等…這國家領導人竟喊「很榮幸收到信」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進場「穩匯」抑制升值 央行如何運用政策工具穩定市場?

央行。(路透)
央行。(路透)

一、時事掃描

台幣爆衝連央行都攔不住?網酸「想也知道要到28以下」:全請出來也沒用

隨著國際資金大舉回流,新台幣26日強升2.26角,收在29.165元,逼近29元整數關卡。《路透》披露,央行不惜祭出油款、政府基金等所有能想到的買匯單位,全面進場「穩匯」,但仍無法抵擋外資與出口商瘋狂賣匯力道,升勢幾近失控。【2025/6/27聯合新聞網】

二、命題趨勢

在全球資金快速流動、匯率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中央銀行如何運用政策工具穩定金融市場,成為各國經濟治理的重要課題。本新聞關鍵概念包括:匯率干預與市場穩定、升值衝擊與出口競爭力、政策溝通與公信維護、貨幣政策與產業分工、資金流動與金融風險等。

三、牛刀小試

2025年6月,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在短短兩個月內從32.2元快速升值至29.165元,創下近年最大升幅。面對外資回流與出口商大量拋匯的雙重壓力,我國中央銀行動用油款、政府基金等資源進場買匯,試圖抑制升值速度,但效果有限,引發市場與民間熱議。部分民眾質疑央行干預無效,甚至批評此舉破壞市場機能;出口業者則擔憂升值削弱產品競爭力。行政院表示,政府將密切注意匯率變動,並協同相關機關因應,以維持經濟與金融穩定。中央銀行進場買匯的作為,最能反映其在國家經濟體系中所扮演的何種角色?

(A)因應出口升值壓力提供補貼,穩定企業營運與接單能力

(B)引導幣值升幅帶動資金流入,強化市場信心與外資投入

(C)積極因應匯率短期波動風險,維持金融穩定與經濟預期

(D)調整溝通方式回應社會質疑,維持政策信任與市場信心

答案:C

解析:(A)題幹未提到央行對出口業者提供補貼。(B)央行進場買匯是為抑制過快升值,不是引導升值吸引資金。(C)央行進場買匯是匯率干預手段,目的在穩定匯率、維持市場預期與金融秩序。(D)面對輿論質疑,題幹未提到央行有因此調整政策方向或溝通策略。

四、歷屆試題

某國因科技進步與基本工資調升,無人商店的比例持續上升。有人商店和無人商店的差別在於前者多了人事成本,而後者多了科技設備成本。兩者都需要裝修店面和進貨,其中購買科技設備和裝修店面的支出需向銀行貸款。某公司一年前曾評估有人商店與無人商店的選擇,發現尚不適合開設無人商店,但今年公司經過評估,認為已可開設無人商店。關於可能影響開設無人商店與有人商店的因素,下列哪項因素最有利於促成該公司決定在今年開設無人商店?(2023分科)

(A)關係企業協助降低店面裝修與進貨成本

(B)預期中央銀行下半年採取寬鬆貨幣政策

(C)基本工資的調升造成一年前員工人事成本大幅成長

(D)未來原物料成本漲幅和緩,降低科技設備投入成本

答案:B

金融風險 央行 外資 台幣

相關新聞

圖表看時事/草嶺堰塞湖蓄水量「比水庫多」 圖解5度現蹤原因

連日豪雨,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土石崩塌阻斷清水溪流,再次形成堰塞湖。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昨會勘,初步研判堰塞湖蓄水量比阿公店...

圖表看時事/日本鹿兒島外海兩周狂震逾千次 一圖看震源位置

日本九州鹿兒島十島村的吐噶喇群島(Tokara Islands)外海自上月廿一日起地震不斷,截至四日晚間,已發生超過一千...

紐時賞析/研究稱 禁塑膠袋有助減少海岸線垃圾

At tens of thousands of shoreline cleanups across the United...

紐時賞析/就業難 美國青少年暑期打工機會減少

Ugenie Labranche, 16, who has been searching for a summer jo...

閱讀數學/笛卡兒的機械女兒(上)

笛卡兒或許是數學家中最富有『故事性』的人物了:相傳他擔任瑞典公主的家教,兩人日久生情,從單純的師生關係逐漸升溫,最後引發國王大怒,將他逐出境外。笛卡兒因此留下了一道名為『心弦線』的方程式 r = a(1 - sinθ),象徵兩人的愛情永誌不渝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進場「穩匯」抑制升值 央行如何運用政策工具穩定市場?

隨著國際資金大舉回流,新台幣26日強升2.26角,收在29.165元,逼近29元整數關卡。《路透》披露,央行不惜祭出油款、政府基金等所有能想到的買匯單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