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繁星、申請 近半校系不看數學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昨天公布一一六學年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等三大招生管道的數學考科參採查詢。其中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兩管道,均有近半數的校系不參採數學,分發入學管道則有逾四成校系組不參採。
教育團體分析,少子化下,招生競爭激烈,部分大學科系為擴大招生母數,不願設太多門檻,好在招生和少子化現實間取得平衡,評估未來一兩年間數學參採將趨穩。
招聯會執行秘書王泓仁表示,一一六學年,繁星推薦有五五五個系組參採數A、二三○個系組參採數B,兩者均可進行招生分組,或擇一檢定則有一一一個系組,但也有八一一個系組不參採數學。
申請入學管道,則有六三一個系組參採數A、二五七個系組參採數B,兩者均可則有一二五個系組,但也有九七九個系組不參採數學。兩個招生管道都有近半數科系不參採數學。
至於分發入學管道,王泓仁表示,有七十三個系組回頭參採學測數A、一三四個系組參採數B;參採分科測驗數甲的則有四六九個系組,一五二個系組選擇參採數乙,另有零星科系採用數A、B與數乙併計的組合,但也有八六二、逾四成校系組不參採數學。
另外,今年分科測驗首度納入數學乙。招聯會表示,一一六學年使用情況多延續前兩年,使用分科測驗數乙的校系組中,以財經、資訊、管理學群居多,跟前兩年同樣約占七成。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分析,學校是否參採數學有多個考量,以文史哲科系而言,校系眾多且科系數學需求較低,因此四成到半數校系不參採數學,能理解;而醫學系等則是為了要挑好學生,有較高標準的數學參採。
史美奐表示,確實部分校系在評估參採時有點樂觀,一開始都認為要採計數學,但很快就因招生不利,被少子化的現實感拉回來,但校系最終會在招生目標和現實間取得平衡,評估未來一兩年間,數學參採情況就會趨穩。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則認為,主因還是在於少子化,部分大學科系為擴大招生母數,因此傾向放寬門檻,不設太多參採條件擋掉學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