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課綱10周年 學者:大陸透過教育進行統戰

反課綱運動今年滿十周年,當年的參與學生近日舉辦系列座談,今日討論中國大陸如何透過教育進行統戰。學者表示,中國大陸透過短期交流「落地招待」,以及申請大學的港澳台聯招制度優惠,用利益收買,讓學生喜歡中國大陸,面對這樣的威脅,應建構台灣人對民主制度的認同,培養中國識讀的能力。
今日反課綱十周年座談主題為「深化台灣公民教育 拒絕中國教育統戰」,參與學生認為,中國因素近年從多面向滲透校園,從歷史史觀到干涉國文教育選文,透過校內研究單位及民間社團,以學術交流之名行統戰之實,盼能從從不同角度辨識、因應,進而保護台灣教育的主體性。
反課綱運動參與學生黃茂善舉例,北一女中國文教師區桂芝過往屢次在媒體批評教育政策「去中化」,甚至接受中國官媒採訪,附和中國官方主旋律。今年初國民黨推派她擔任接下來學校課程審議會「委員審查會」的委員,之後審查時會不會以個人意識形態凌駕教育專業值得關注。
政大國發所副教授黃兆年指出,教育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場域,簡單來說就是「洗腦」的重要管道。近年中國針對台灣學生經常透過落地招待、機票補助促進短期交流,以經濟利益收買,讓學生喜歡中國。
中長期來看,黃兆年進一步解釋,中國的港澳台聯招制度提供高中生很多超過中國國民的待遇,舉例來說,台灣學生不用額外考試,持學測成績就能申請中國大專校院,有些學校國際排名超過台大,對學生來講「CP值」高,開放申請的級分還從頂標下修到前標、均標,並提供獎學金優惠及實習名額保障等等。此外,有些高中或大學扮演中介角色,讓台灣學生到中國交流參訪交換,積極和中國簽姐妹校,舉辦交流活動。
黃兆年提醒,面對中國「軟實力」的操作、強國崛起的宣傳,要建構台灣人對民主制度的認同與信心。像是港澳台聯招制度之所以可以發揮作用,除了政策紅利外,也有人是看好中國崛起,但若具備中國識讀的能力,便能思考威權制度是否有助於產業轉型、經濟發展,並了解中國經濟面臨的瓶頸,以及民主體制的好處。
▪114分科測驗成績今日公布 五標、級分人數累計表這裡查
▪分發入學補教估台大醫門檻5科288級分 首加考數乙一類組落點難估
▪114分科測驗成績公告 數甲、物理頂標近3年最高
▪台師大最終校級教評會過關 周台英解聘、且4年不得聘任為師
▪大考中心認命題「不夠周延」分科測驗歷史科第14題全面送分
▪分科測驗違規審議 考生答案正確「畫笑臉、寫辛苦了」違規慘遭扣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