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廢棄民宅前驚見男嬰…遭遺棄躺紙箱「死亡多時」 警追查生母

來台旅遊遇橫禍…日本婦人走高雄人行道遭撞 急救16天不治

直擊/木村拓哉來了!不明人士擋鏡頭、現場爆推擠 粉絲痛哭

M87星系影像變化 台師大、中研院團隊解密黑洞旋轉軸遠離地球

台師大物理系助理教授卜宏毅表示,黑洞吸引物質、快速旋轉環繞,以電漿湍流的方式存在,黑洞本是一混沌的環境。記者林澔一/攝影
台師大物理系助理教授卜宏毅表示,黑洞吸引物質、快速旋轉環繞,以電漿湍流的方式存在,黑洞本是一混沌的環境。記者林澔一/攝影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團隊於2017年觀察M87黑洞,並發布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影像。本次研究EHT利用M87於2017、2018年的資料照片,發現黑洞周圍為一動態的吸積流混沌環境,且能解釋2017、2018年觀測影像中黑洞環狀結構的偏移原因;且團隊也確立,黑洞噴流朝向地球,但旋轉軸則指向遠離地球的另一方。

EHT由來自亞洲、美洲、歐洲等逾400位研究學者參與,研究團隊建構一相當於地球大小的虛擬望遠鏡,藉此獲得黑洞影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團隊今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的影像觀測分析結果。

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紀柏特表示,望遠鏡的解析度由觀測頻率乘以望遠鏡直徑,虛擬望遠鏡由世界各地數個電波天文望遠鏡組成,以此組成接近地球大小的陣列,該EHT望遠鏡的解析度相當於從地球上能清楚看見置於月球的一個甜甜圈。

紀柏特談到,根據觀察指出,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但以宇宙得尺度而言,距離地球算「非常近」。又黑洞強大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周圍炙熱物質的光因而遭黑洞偏折,光無法進入的區域即是黑洞暗影。團隊2017、2018進行兩次觀察,希望藉由觀察其物理機制,了解過去建立的模型是否正確。

台師大物理系助理教授卜宏毅表示,黑洞吸引物質、快速旋轉環繞,以電漿湍流的方式存在,黑洞本是一混沌的環境,因此2017、2018兩年影像顯示,黑洞外圍環狀結構位置不一是吸積流的自然結果,不同時期觀測則亮處不一。再者,本次也發現,黑洞一側的噴流特別長且指向地球方向,但根據右手定理,黑洞的旋轉軸則指向遠離地球的另一側,也證實了2017年觀測時對黑洞方向的解釋。

卜宏毅也指出,EHT團隊的資料庫約有18萬張黑洞照片,提供多時刻影像分析,相信只要成果能累計多年,即能對吸積流系統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次研究只是起點,相信累積更多觀測,能有助於理解更多不同的黑洞系統。

紀柏特則表示,先前EHT團隊的理論小組為理解黑洞影像所建立的資料庫,開發了大量的前沿模擬,本次則是第一次有機會根據更新的模擬來建立資料庫,其中一些模擬與觀測資料非常吻合,但另一些則不那麼匹配,但觀測與理論模型的比較能促進模擬中物理細節的進步,依舊非常期待未來的成果。

團隊 黑洞

延伸閱讀

影/結合超級電腦影像資料庫分析 證實M87黑洞旋轉方向

再次交易!宏達電授權Google XR技術與部分人才 將進帳2.5億美元

訪陸行最後一站!黃仁勳現身上海 穿皮衣與團隊聚餐

新北雙和區立委罷免提議書達標 罷團籲:簽好簽滿為第二階段準備

相關新聞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打擊成績通膨…台大暫緩限A+比率 先推6配套

學生成績「分數膨脹」情況嚴重,台大原規畫卅人以上課程,成績A+上限不超過百分之十五,力拚一一四學年試辦,一一五學年正式實...

台大試辦高中先修 入學可抵學分

國內多間頂大近來紛紛把開課計畫向下延伸到高中,其中台大將在今年九月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計畫」,讓高中生提早進入台大修課;...

自學就好?他喊「AI什麼都會」 酸重考研究所浪費人生掀論戰

科技越來越進步,AI也逐漸成為現代人依賴的工具。有網友說現在網路相當發達,再加上AI越來越成熟,什麼資訊都找得到,既然這樣就沒有必要讀研究所,甚至直言「重考研究所根本是在浪費人生」,貼文引起兩派留言激辯。

大學1科系被黃仁勳點名想讀 近半數學子卻後悔:出路窄沒環境

許多學子在選填大學科系時都會思考未來出路,而隨著AI盛行,相關科系也成為不少人的目標,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卻點名生命科學時代來臨,這也讓學子們好奇讀生科究竟好不好?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