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柯瑞下半場狂轟25分 里夫斯9記三分球難救湖人

可能再被捕入獄?尹錫悅出險招 被彈劾後前途恐比朴槿惠更凶險

有錢有閒卻不愛出國旅遊?網曝「兩類人」出國不是唯一選項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鮑魚大亨判30年定讞 北檢啟動防逃機制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鍾文智。圖/報系資料照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鍾文智。圖/報系資料照

一、時事掃描

鮑魚大亨鍾文智炒TDR判30年定讞 北檢全面啟動防逃機制

連一鮑魚前老闆、摩坦利投資公司負責人鍾文智,被控炒作新加坡商「揚子江船業公司」等5檔台灣存託憑證(TDR),獲利4億7000多萬,最高法院昨依違反證交法、洗錢共七罪,各判鍾8月到9年10月徒刑,合計刑期30年5月定讞;由於鍾文智財力雄厚、人脈豐沛,台北地檢署為防止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落跑事件重演,已全面啟動防逃機制,近日即通知入監。【2025/3/13聯合報】

二、命題趨勢

為防止被告潛逃規避訴追、審判或執行,以確保國家刑罰權的有效行使,並兼顧比例原則、人權保障,刑事訴訟法第116條之2、第456條、第469條有相關規定。此新聞的關鍵詞:最高法院判決定讞、刑事妥速審判法、刑事訴訟防逃制度、檢察官職權等。

三、牛刀小試

前投資公司負責人因涉嫌炒作TDR獲利4億元,最高法院表示此案涉部分炒作TDR及洗錢的行為,繫屬法院已逾8年,有適當救濟之必要,適用(甲)法規定減刑,全案定讞,已通知檢方啟動防逃。有關此案件之追訴、審判歷程,何者符合現行規定?

(A)司法警察將負責刑罰之執行

(B)(甲)法規是指刑事妥速審判法

(C)定讞後,不得再提上訴或憲法訴訟

(D)該負責人若對防逃機制不服,得提非常上訴

答案:B

解析:(A)檢察官負責刑罰之執行。(C)定讞後,被告對於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非常上訴制度是對於刑事確定判決,以審判違背法令為理由,由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向最高法院提起,請求救濟的特別訴訟程序。(D)該負責人若對防逃機制不服,得向檢察官聲請撤銷或變更限制。

四、歷屆試題

某甲被指涉及一件擄人勒贖案而遭到檢察官起訴,甲在一審程序中,提出不在場證明;檢察官則提出現場監視器低解析度模糊畫面,作為甲在現場的證據。法院認定畫面雖模糊,但「不排除某甲涉案可能」,據此,判決甲有罪。因為這項證據,甲歷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都被認定有罪。甲經由救援團體協助,提起上訴。經過數年努力,終於讓最高法院撤銷高等法院判決,發回高等法院重新審理。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認為,除了現場監視器畫面外,別無其他證據證明甲有參與擄人勒贖的事實,改判甲無罪。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關於本案經過的審判歷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2021學測)

(A)基於保障被告人權,訴訟程序是依三級三審制進行

(B)被害人對於高等法院的無罪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

(C)最高法院可以自行調查證據,就本案做成終局判決

(D)最高法院因對事實認定與高等法院不同而撤銷發回

答案:A

檢察官 鍾文智

相關新聞

閱讀數學/數學詩(上)

數學詩究竟是什麼,或是說,為什麼數學詩是一種學習數學的方法呢?讓我們來看一位王祥丞同學的作品〈計算紙上的甲子園〉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鮑魚大亨判30年定讞 北檢啟動防逃機制

連一鮑魚前老闆、摩坦利投資公司負責人鍾文智,被控炒作新加坡商「揚子江船業公司」等5檔台灣存託憑證(TDR)...

寫作教室/作文總是爛尾?4招教你好好結尾 「首尾呼應」提高寫作層次

一篇能夠餘音繞樑的文章,如何收尾成了最大關卡。常常學生因時間問題、敘述問題,草草作結的遺憾,成了寫作上的飲恨之因。我們將...

寫作教室/你的文章想感動人心? 必備2元素「敘事×抒情=房價理論」

一篇吸引人的情意性文章,需要包含兩個要素:敘事、抒情,甚至如果可以最終引入「哲思」,則更容易促發閱讀者的感受。然,第三部...

好讀周報/去年借書人次升逾6成!揭密國人最愛2類書、「這本」連5年奪冠

國家圖書館統計,去年全年借閱總人次高達5770萬人次,較前年成長6成3,累計借閱總冊數突破1.4億冊,換算下來,全台每人...

紐時賞析/預算吃緊…新冠後福利開支大漲 英擬刪減社福數十億英鎊

Britain’s center-left government outlined plans to curb ris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