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高分選甜課!清大研究顯示許多學生願投入高挑戰課程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校研中心的任務不僅是蒐集及分析數據,也為學校制定各項校務政策提供客觀的數據基礎。記者郭政芬/攝影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校研中心的任務不僅是蒐集及分析數據,也為學校制定各項校務政策提供客觀的數據基礎。記者郭政芬/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1/realtime/3147654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高等教育成績通膨問題近來引發討論,清華大學校務研究中心以大數據分析2016至2023年逾2萬8千門專業課程,以難易度與投入時間為指標,發現學業成績表現好的學生更願意選修需投入時間多的高挑戰性課程,而非為求高分選擇簡單課程,顛覆外界對大學生選課行為的猜想。
清華校研中心副研究員祝若穎與研究團隊以學術嚴謹度為理論架構,透過機器學習的分群技術,對通識以外的大學部、研究所必修及選修課程進行分類。
校研中心主任區國良表示,校研中心以「咖啡分類法」將專業課程分為四大類型,包括需要高度投入的濃縮咖啡型、難度較高的美式咖啡型、得分較高的拿鐵型,以及適合入口的可可拿鐵型課程,「就像品味咖啡,每門課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與價值。」
研究數據顯示,學業成績表現越好的學生,對於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的濃縮咖啡型課程越表現出高度興趣。獲得書卷獎的學生選課也呈現均衡分布,不會刻意選擇較簡單的課程。區國良指出,數據分析顯示,優秀學生選課時重視學習內容,而非僅以取得高分為目標。
研究結果也顯示,以繁星管道入學比申請及指考入學的學生更願意選修高挑戰課程。區國良分析,繁星生選修濃縮咖啡型課程的比率達6.3%,高於申請入學生的5.98%及指考入學生的4.93%,平均學習表現也優於其他管道入學學生,顯示繁星計畫確實達到預期效果。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校研中心的任務不僅是蒐集及分析數據,也為學校制定各項校務政策提供客觀的數據基礎,比如各項獎學金的發放標準等。各種創新的制度實施一段時間後,也會透過校研中心的研究調查來微調優化。
清華電機系大四生陳豐茂說,他跟同學選課時多半會同時考量學習效果與成績表現,「即使是較具挑戰性的課程,只要能學到紮實的知識,同學們還是願意投入。」陳豐茂上學期選修「積體電路設計實驗」,這門課每周都要投入大量時間,作業的比重也很重,但仍吸引許多同學選修,甚至出現加簽人數爆滿的情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