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大生不吃香了?主管不滿公司頻用高學歷新人 「1原因」寧聘普通菜鳥

一位小主管苦嘆,公司偏好錄取頂大畢業生,但這群新人學習速度快,離職率也相當高,比較起來他更傾向選擇學歷普通、卻能穩定任職的員工。示意圖。圖/AI生成
一位小主管苦嘆,公司偏好錄取頂大畢業生,但這群新人學習速度快,離職率也相當高,比較起來他更傾向選擇學歷普通、卻能穩定任職的員工。示意圖。圖/AI生成

對莘莘學子而言,亮眼的成績和姣好學歷可以提升在未來競爭力,讓自己成為企業優先考慮的人才。然而,一位小主管卻苦嘆,不希望公司持續聘用「高學歷新人」,他以身邊現況舉例,表示公司偏好錄取頂大畢業生,雖然這群新人學習速度快,但離職率也相當高,比較起來他更傾向選擇學歷普通、卻能穩定任職的員工。貼文發布後,也引起網友的討論。

可以不要再聘頂大生來過水了嗎?」一位網友在Dcard發文透露,自己目前在一般的接案公司工作,公司給予新人的薪資不算高,大約在45K至50K,保底14個月薪,和科技業相比競爭力較為不足。而根據原PO的觀察,進入公司的新人流動率偏高,尤其「台清交政成」畢業的頂大生會將工作視為跳板,在公司待不到半年、一年,有了更好機會便選擇離職,反而一般大學畢業的新人較為穩定。

身為小主管的原PO對此相當頭痛,雖然頂大生有高學歷的光環,但他們學得快、跑得也快,往往不到一年就拍拍屁股走人,讓公司一再陷入招募和培訓的循環。原PO坦言,與其聘用高學歷人才,自己寧願錄取一般大學的畢業生,就算學習速度慢也沒關係,至少他們一待就是三到五年,帶來穩定貢獻。偏偏高層喜歡錄取頂尖大學的畢業生,他對這項決策很是不解,希望說服經理改變用人標準,卻苦於不知如何開口,只好向網友求助:「有什麼辦法可以勸經理嗎?」

貼文一出,立刻吸引討論,網友紛紛指出公司背後「真正的問題」,比起跟高層反映頂大生的流動率高,更需要反思如何留住人才,「你應該跟你主管說,頂大生流動率太高,我們的薪水不足以吸引他們留下來,建議結構性調薪,讓公司正向循環」、「公司留不住人才有什麼辦法…要檢討的應該是公司吧?」、「拿香蕉就只能請猴子啊,想要人才留下來就不要只給香蕉」、「如果公司沒有發展性,或者薪水沒有成長,不論頂大還是一般學校都會想要跳」。

也有人站在公司立場分析高層的想法,「可能人資想賭到頂大又腳麻的天選之人吧」、「老闆的想法:同樣的錢我幹嘛不請頂大的?出去還能說『那些以前唸書比我好的,現在都給我打工』」、「很簡單,上面不想多花錢,也不想要留人下來調薪,反正帶新人的不是他們」、「對老闆來說,他還是付一樣的錢,有頂大生不選,要選非頂大?流動率高只有對基層主管有影響吧?因為你們要不斷交接,重新教新人很累。如果老闆接受你的方案,你能保證學習速度能提升到和頂大一樣嗎?」

更有網友推測,原PO任職的公司若能當頂大生的跳板,其實條件並不差,「你應該慶幸頂大學生把你當跳板,說明你公司能學到很多東西,放履歷也很好看」、「這代表公司能讓新鮮人快速學習,履歷上也有加分效果,反而應該思考如何將這點轉化為競爭力,而不是抱怨人才流失」、「大學生也是需要先在一般公司累積工作經驗啊,你們公司就是上不上、下不下,頂大學歷願意應徵那絕對不是太差,但也沒有好到讓他們久留」。

主管 大學生 學歷差 新人 競爭力 老闆 頂大

相關新聞

頂大生不吃香了?主管不滿公司頻用高學歷新人 「1原因」寧聘普通菜鳥

對莘莘學子而言,亮眼的成績和姣好學歷可以提升在未來競爭力,讓自己成為企業優先考慮的人才。然而,一位小主管卻苦嘆,不希望公司持續聘用「高學歷新人」…

靠太陽、月亮與星星…台大電機生捨棄導航 成功以帆船跨越北大西洋

台灣航海探險家陳懷璞在亞果遊艇集團支持下,2024年耶誕節自非洲西撒哈拉外海的加那利群島啟航,與來自瑞典、德國的3名隊友...

違建校舍補強費用卡關 中正大學接手協志工商校地破局

嘉義縣協志工商退場後,欲將校地無償捐給中正大學,但因部分老舊校舍沒有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補請執照再加上結構補強約需1億元...

偽造學歷遭判刑 前逢甲教授陳杏圓被爆用相同假證書應徵台大

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近日發現,前來應徵的前逢甲大學教授陳杏圓,檢附於履歷中的論文,竟有多篇是拿與自己英文縮寫相符的他人論文,且其提出的美國名校UCLA畢業證書、成績單及畢業論文皆是偽造而成。

成大生試車 電動車燒毀 9月要赴日參賽

國立成功大學校園前天深夜發生火警,消防人員緊急滅火後,調查發現是學生為赴日本參加比賽正在測試研發的電動車起火。由於火勢撲...

罕病患者藍翊慈圓大學夢 高雄空大校長到府探望頒獎

23歲藍翊慈罹患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她沒被罕病擊垮,3年前進入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就讀,圓了她的大學夢。藍翊慈在空大成績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