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搶票了!附加賽加開門票全區500元 24日中午開賣

愈晚愈冷!冷氣團連凍3天「最冷時刻曝」 228連假回暖好天氣

台大畢業歌票選《上台大便》海放對手 最後1句藏爆點嗨翻全網

台大。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本報資料照片

畢業季即將到來,各式校內活動也正如火如荼地準備當中。台大畢業生聯合會17日發起「畢業歌投票」活動,邀請113級應屆畢業生參與票選年度畢業歌,此次共計有7首歌曲參選,其中《上台大便》一曲引起廣大討論,歌詞不僅道出文組學生面對畢業的焦慮心情,歌曲最後更是留下核彈級「彩蛋」,讓許多學生直呼「拜託一定要上」。

實際查看「台大畢聯會NTUGSA」官方YouTube頻道,2025年度台大畢業歌徵選總共有7首歌曲,依序為《上台大便》、《成長的軌跡Traces of Growth》、《椰林故事 Once Upon A Palm Tree Lane》、《臺大騙我》、《Demo》、《The End?》、《逃離這座森林》。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畢業歌曲創作者皆有署名,唯有《上台大便》作者匿名。全曲旋律俏皮,然而細看歌詞,只見開頭便重複唱著四次「不要畢業」,提及就讀台大社會學系畢業後,身為一介文組學生未來恐領26K的求職焦慮。最後,演唱者更在結尾搞笑撂下一句「這首歌如果上了,我就上台大便」,引起眾多網友、校友熱烈討論。

歌曲上傳不到一周,目前已累積7.4萬人次觀看,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台大畢業歌果然不會讓人失望」、「超好聽+1,歌詞超觸(即英文true的諧音),其他首都正能量到讓我以為自己是不是和他們讀不同所大學」、「神奇的演算法,這木吉他技術跟編曲有猛」、「聲音好有特色,詞好棒嗚嗚嗚…現在只想叫人養我」、「從詞曲成熟度到歌唱能力都好扯⋯好想知道作者是誰」。

更有人衝著演唱者的最後一句話,誓言要讓這首歌選上,「該大的就要上台大」、「原本就夠好聽了,但衝著最後一句讓她上笑死」、「拜託一定要上」、「上台大是必須的」、「匿名學妹加油,有些事就是要把握年輕時趕緊去做,年紀大了就容易放不開,像是上台大便」。

台大畢聯會的畢業歌投票活動將於2月28日截止,評選規則以應屆畢業生的Google表單投票為主(占75%),YouTube影片觀看數亦占一定比例(25%)。截至23日下午5點,《上台大便》的YouTube觀看次數遠超其他參賽歌曲,其次為《椰林故事 Once Upon A Palm Tree Lane》以2.2萬觀看次數緊追在後。

《上台大便》歌詞:

我不要畢業不要畢業我不要畢業不要畢業

不想被問每個月薪水找不到工作上台大便

誰說上台大就會很有錢我的帳戶從來沒破千

千里難尋一個工作機會 (醫牙電資請先靠一邊)

我說我真的不想畢業

雖然延畢得付學分費

逢年過節 親友面前 不能再用台大來擋箭

我知道 大人會說無病呻吟 都是我太廢

但就業博覽會 當我說「台大社會」 (但一類是真的 沒有幾個好khang-khuè)

怎麼廠商笑臉就不見? (活在台北 怎麼那麼累?)

你會說 去當社工 去NGO 大不了去打打零工 麥當勞永遠都缺工

文組只能拿兩萬六 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 老闆拚命剝削勞工 畢業即失業就是我

台大

相關新聞

台大畢業歌票選《上台大便》海放對手 最後1句藏爆點嗨翻全網

畢業季即將到來,各式校內活動也正如火如荼地準備當中。台大畢業生聯誼會17日發起「畢業歌投票」活動...

台大學生瘋搶1堂課 人潮塞爆教室內外多到「以為有明星來」

全台大專校院這兩週以來陸續開學,也正面臨最重要的「加退選」活動。日前,有位台大生在社群平台分享,許多學生為了加簽選修課程,人潮幾乎擠滿了教室內外,畫面引發網友熱議,甚至有同校學生笑說:「還以為有名星來學校辦簽唱會了!」

高教淘汰率/退學陳情案不少 學生勝訴翻案關鍵在哪?

退學衝擊求學權益,近10年退學爭議陳情案共有55件。一名台師大碩士生因病提出2次延長休學年限,都被以未達「重大傷病」駁回,導致遭退學;另一名大學生則因成績被退學。兩人都提訴願,最後都勝訴,他們如何成功恢復學籍?

值得嗎?她想重考拚頂大研究所 網見職涯規畫推「兩全其美」解方

為了精進學識或職涯規畫,每年都會有許多人報考研究所。網友發文表示,她在大學畢業後考上中字輩的研究所,原本預計今年復學就讀,然而...

陽明交大2025傑出校友 疾管署長莊人祥等6人獲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揭曉2025年傑出校友名單,包括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電控工程研究所講座教授吳炳飛、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唐堂...

大學系所進全球百大 教育部將額外補助

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昨落幕,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前天於會議上表示,十幾年努力下來還是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真是丟臉」,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