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攜手慈濟大學 成立東區淨零綠領人才培育中心

環境部長彭啟明(左)今天到慈大參加「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並與校長劉怡均(右)簽署合作備忘錄,培育地方綠領人才。記者王思慧/攝影
環境部長彭啟明(左)今天到慈大參加「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並與校長劉怡均(右)簽署合作備忘錄,培育地方綠領人才。記者王思慧/攝影

為落實國家淨零政策,並因應市場對綠領人才的需求,環境部在北、中、南、東四區成立培育中心,其中東部培育中心設在慈濟大學校區,今天揭牌啟用。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期待透過培育課程,培養東部及離島地區綠領人才,幫助年輕人及勞工轉型,增加求職機會。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到慈大出席「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與校長劉怡均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希望有更多年輕世代主動參與綠色產業。

彭啟明表示,全世界都需要面對氣候變遷及各式淨零問題的綠領人才,期待每年能培育出2400至3500位,目前台灣求職網上也有2萬多個相關的工作機會,感謝慈大願意幫助年輕人及勞工轉型,推動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彭啟明指出,未來各產業都需要綠領人才,培育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內容涵蓋氣候變遷科學、溫室氣體管理、碳盤查與產品碳足跡等核心議題,除了年輕朋友外,原住民也可學習氣候變遷知識,回到部落做綠能,未來環境部也會推出更多課程。

慈大公衛系一年級學生吳芷恩表示,參與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就算畢業後走政策面,或實際第一線的社區推動都能加分,尤其對如何計算碳排量有興趣,希望拓展未來職涯發展。

慈濟大學表示,政府補助30歲以下大專院校學生半額學費6000元補助外,為鼓勵學生投入,加碼完成訓練課程通過考試取得國家證照,額外再補助4000元,協助學校溫室氣體盤查及自願性減量,再補助2000元,不但費用全免更提供實作與實習機會。

慈濟大學表示,綠領人才不須理工背景,校內有管理學院,人文傳播學院等,鼓勵學生加入綠領人才行列,拿到國家認證的專業證書。

淨零綠領人才東部培育中心聯盟學校,包含宜蘭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台東大學、金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及台灣海洋大學馬祖分校,服務範圍涵蓋東部及離島,課程教材由環境部統一提供,學校負責協助課程規畫,慈大與東華大學合作研發教案。

慈濟大學今天舉辦「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許多師生開心合影留念。記者王思慧/攝影
慈濟大學今天舉辦「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許多師生開心合影留念。記者王思慧/攝影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今天揭牌,環境部長彭啟明(左五)出席。記者王思慧/攝影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東區培育中心今天揭牌,環境部長彭啟明(左五)出席。記者王思慧/攝影

彭啟明 淨零 環境部

延伸閱讀

環境部抗高溫聯盟預計6月成立 用抗颱風態度預防熱傷害

傳520後內閣改組? 彭啓明:1天當2天用 不在乎何時下車

Taiwan Next前瞻國家智庫成立大會 郭智輝、彭啟明均出席

環境部與中大簽合作備忘錄培育綠領人才 彭啓明:綠領薪高缺人才

相關新聞

元培攜手清大教授周卓煇 推動AI專家系統應用醫療領域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與清華大學材料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周卓煇今宣布合作,將攜手推動AI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應用...

環境部攜手慈濟大學 成立東區淨零綠領人才培育中心

為落實國家淨零政策,並因應市場對綠領人才的需求,環境部在北、中、南、東四區成立培育中心,其中東部培育中心設在慈濟大學校區...

量身打造條款!翁素蕙遭控特權當選副董 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發聲了

禮客OUTLET創辦人翁素蕙日前遭踢爆,稱其與校方關係良好,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為她量身打造「翁素蕙條款」,協助當選基...

中華大學開多元證照班 不分系所學生與教職員踴躍參與

中華大學國際人文社會暨智慧商務學院持續開設許多國際證照班,利用專業授課及高獲證率特點,吸引許多外系學生,甚至有教職員都來...

國際保育學者「熊爸爸」來台 文大生將赴馬國移地學習

文化大學環境規劃暨生物資源學院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邀請馬來西亞的馬來熊保育中心(Bornean Sun Bear Con...

中原大學季達廳啟用 校友捐資打造半導體教育新基地

私立中原大學今天下午舉辦由該校傑出校友、合晶科技董事長焦平海捐資設立的季達廳啟用剪綵儀式,校長李英明表示,該廳結合半導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