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峽車禍9人仍住院 重傷女童掉了魂…家屬回現場喊「寶貝別害怕」

昨動第二次手術…三峽車禍肇事翁仍躺加護病房 傳好轉現況曝光

涉性平案洩密送教部性平會調查 葉丙成:道歉並撤文、靜待調查結果

與青年對話 桃園設計庫辦Z世代 x 共感設計展至6月3日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集結元智大學、中原大學、健行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及台北商業大學等設計學群學生的優秀作品。展覽以「Z世代 × 共感設計」為主題,回應自我認同、社會關懷與永續發展等重要議題,呈現青年世代透過創作對話社會、實踐創意行動的多元樣貌。

本次展出作品涵蓋平面設計、產品設計、3D建模、多媒體影像與互動裝置等形式,突顯大學生對當代公共議題的深度關懷與視覺詮釋能力。

展覽內容也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學生們從生活經驗與價值認同出發,將抽象的全球議題轉化為具體可感的作品語言,並透過設計過程與概念轉譯,打造觀眾與作品間更深層的連結。

展覽中不乏引人注目的創作成果,例如中原大學的「心生相談所」以繪本與互動遊戲為媒介,幫助學童及家長了解兩性知識、建立界線意識,協助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建立自我保護能力。

台北商業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學生共同創作的「彩影紀事」則是一款結合解謎與劇情的3D遊戲,透過色盲主角的視角與童年記憶片段,引導玩家做一場自我尋找與救贖的旅程。

元智大學學生則運用多媒體影像與機械裝置,模擬未來城市中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態循環系統,展現對未來環境與科技發展的深刻思考。

青年局長侯佳齡表示,Z世代的青年設計師不僅展現強烈的社會意識與創新動能,也透過設計回應生活與社會的關係。青年局將持續透過創業育成、展演空間與資源媒合等多元策略,支持青年扎根桃園,放眼國際。

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間7時,現場還有互動展示作品可供民眾體驗,歡迎踴躍參與。的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圖/青年局提供

青年 設計師 桃園

延伸閱讀

桃園青埔6線道路口僅12秒通行讓民眾狂奔 交通局解釋了

未能爭取輝達落腳桃園 市長張善政:聽黃仁勳講一句話已有底

桃園深夜1小時5火警!警消疲於奔命 竟是醉男連續縱火

桃園蝙蝠洞秘境吸引遊客探險 7旬男蝙蝠洞步道叉路走失

相關新聞

「巴黎發明展」葉晉毓復健設備奪雙金 中山醫大引進

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系校友葉晉毓憑藉2項智慧復健設備,在法國巴黎國際發明展勇奪雙金。中山醫大今天表示,即將啟用的「智慧賦...

影/清大國際志工募來231台二手電腦 帶AI教育到非洲

成軍18年的清華國際志工團今年暑假擴大規模,30名科技志工將帶著募來的231台二手電腦,前進非洲坦尚尼亞、史瓦帝尼、肯亞...

中原大學生攜馬武督推特色禮盒 咖啡渣變礦石皂

中原大學學生團隊攜手新竹馬武督咖啡生產合作社,設計「礦韻時光」企業禮盒,禮盒設計結合馬武督的礦業歷史,並將咖啡渣製成礦石...

農廢葡萄藤做節能車 大葉大學拿雙獎

彰化縣大葉大學設計系「暴走地平線」車隊參加全國大專校院環保節能車大賽,勇奪動態競賽第三名與最佳節能獎,學生利用農業廢棄物...

與青年對話 桃園設計庫辦Z世代 x 共感設計展至6月3日

桃園市青年局5月20日起至6月3日,在桃園設計庫舉辦「桃園市大學設計學群聯展」,集結元智大學、中原大學、健行科技大學、萬...

花蓮西瓜採收遇缺工困境 東華研發AI採收車省人力

花蓮大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能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