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挺生大樓動土儀式 串聯科技園區成圓山新地標

大同大學挺生大樓示意圖。(大同大學提供)
大同大學挺生大樓示意圖。(大同大學提供)

大同大學4日(五)舉行「挺生大樓動土典禮」,挺生大樓為地上八層、地下兩層建物,設有智慧型多功能教室、國際會議廳、羽球、籃球場,並有咖啡廳、書店及育成廠商進駐,與花博公園形成綠色廊帶,學術能量串起內湖科技園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優雅時尚的外型,可望成為圓山新地標。

挺生大樓位於淡水捷運線和民族西路的轉角,斥資18.6億,預計2028年上半年完工。樓板面積達7,500坪,距圓山捷運站僅200公尺,不僅硬體升級,校園生活圈擴大至花博公園,部分建築設計使用玻璃,入眼就是「整個城市即風景」的效果,寓學習於生活之中。

大樓完工後,可同時容納近一千人在大樓裡上課,設有羽球場、籃球場、可供跑步的貓道和完善的盥洗設備,提供全校嶄新、安全的運動場所。

挺生大樓採綠建築工法,結合太陽能光電及水資源運用,承襲故校長林挺生環保愛樹的理念,具承先啟後的意義。

百位貴賓蒞臨動土典禮,由教育部司長廖高賢、台北市長蔣萬安、校長何明果、大同大學董事會董事長李良德、董事林郭文艷及校友盧明光等18人共同執鏟動土,祈禱開工順利,見證大同校園發展升級之重要里程碑。

校長何明果感謝臺北市政府、教育部支持,期盼未來與市府攜手合作,成為台北市頂尖私立大學,在學術上與臺北市立大學互補,也在校園美學、市政建設和公共福祉之間有更緊密友好的連結。

市長蔣萬安表示,大同大學數十年來為台灣培養眾多工業人才,為工業發展注入充沛量能,挺生大樓為一「多功能、科技和人工智慧」的學習大樓,為年輕學子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是大同大學用心辦學的重要成果和里程碑。

教育部廖高賢司長則表示,挺生大樓興建不只是一棟建築物,還兼顧研發、教學和產學合作的學習環境,實現大同大學「工業報國」的教育理念。

(左)臺北市長蔣萬安與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大同大學提供)
(左)臺北市長蔣萬安與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大同大學提供)
(左起)臺北市長蔣萬安、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執鏟動土。(大同大學提供)
(左起)臺北市長蔣萬安、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執鏟動土。(大同大學提供)

教育部 大同

延伸閱讀

北市「鮮奶週報」補助對象擴大 設籍學齡童皆可領

北投機廠增電動公車停放站 蔣萬安喊:年底電動公車破一千輛

彭振聲妻亡嘶吼痛哭 蔣萬安第一時間指示局處慰問關懷

蔣萬安:民眾關心民生議題 而非只搞政治不做正事

相關新聞

錄取牙醫卻放棄!他嘆「人生最後悔決定」 過來人反揭內幕:是好事

今年3月公布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榜單,其中牙醫系的錄取分數普遍高於醫學系,可看出牙醫已成為不少高中生的首選。對此,一名網友分享,他曾放棄國防醫學院的軍費牙醫系,轉而選擇北醫藥學系,是做了「人生最後悔的決定」。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借鏡國外/日本憂流浪藥師增 禁新設藥學系或增招生名額

日本文部科學省前年公告,自今年度起禁止大學新設藥學系(日本稱藥學部)或增加招生名額,理由是若不加以管制,日本二○四五年最多將有十幾萬名「流浪藥師」。

新聞眼/藥學生員額增…軍方化外特權 總量控管虛設

國防醫學院醫學生員額,不被計列一三○○員額上限,引發爭議,在閣揆卓榮泰協調下暫時落幕,事件未滿七日,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招生名額也被發現,不列入藥學系學生總額上限,十二年招生員額成長近三倍,國防醫學院搬出「兩岸關係緊張」、「強化醫療韌性」,讓藥師團體不滿,批評此舉將毀掉醫藥產業,並催生台灣「流浪藥師」現象。

校園新鮮事/屏科大學生跨域整合 AI創意獲專利

屏東科技大學智慧機電學士學位學程舉辦「2025年第1屆實務專題成果展」,學生結合AI等最新科技,研發許多創新作品,讓人驚...

政大鹿樂平台10周年 媒合千名志工走入600所偏鄉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今舉辦鹿樂平台「鹿樂十年.鄉聚一課」10周年成果展。政大表示,「鹿樂」音譯自英文rural,是串聯偏鄉學校...

教授失業/約聘師遭不續聘 失業求助法扶又被二次傷害

一名原任職於中部私立科大的黎姓約聘教師,遭校方以「教學不力」不續聘,他怒告校方後勝訴。但失業這2年,他經歷無收入煎熬,妻子名下的房子差點被法拍,求助法扶律師又被「二次傷害」。如今重回產業界的他,給教師一句忠告,如果沒有法律觀念,靠熱情很容易受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