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疼痛指數13級 新北男不小心挖鄰居雙眼?高大成曝關鍵打臉:很殘忍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將繼續實施

全台「最難喝手搖飲」排行榜!前三名網友戰翻 冠軍竟是「它」

女力崛起!航海人員錄取率25% 女性33人歷年最多

李靈因因為愛上水肺潛水而喜歡海洋,考試期間勤練近10年考古題,達到3科達到90分的優異成績。圖為李靈於小琉球浮潛與海龜合影。圖/航港局提供
李靈因因為愛上水肺潛水而喜歡海洋,考試期間勤練近10年考古題,達到3科達到90分的優異成績。圖為李靈於小琉球浮潛與海龜合影。圖/航港局提供

2025年第1次航海人員測驗榜示公布,總計錄取195人,合格率為24.97%,值得關注的是,女生合格人數為33人,為歷年人數最多,但占比16.92%仍居次,未能打破2022年的紀錄。交通部航港局今天表示,合格後要上船擔任1年實習生才轉正職,薪資部分,一等船副、一等管輪薪資約6至7萬起,二等船副、二等管輪為5至6萬。

船員組科長林澄政指出,航海人員考試1年有4次,過往女性合格率約10至12%,2024年第4次降至6.21%,今年女性合格33人、占比16.92%,人數上打破2023年第1次考試的32人,但占比上仍未打破2022年第3次女生合格率占比16.96%。

林澄政說,船副就是開船的人員,管輪負責船的動力引擎等操作、維護。一等、二等以船的動力、大小區分,如一等主要負責遠洋如歐美、日韓等,二等負責像是台北至花蓮等;合格後要上船實習1年才會變正職,從實習生升上一等船副、一等管輪薪資約6至7萬起,二等船副、二等管輪為5至6萬。

大學畢業於哲學系,出國攻讀應用統計的李靈表示,因為愛上水肺潛水而喜歡海洋,疫情期間接觸到運產業,產生濃厚的興趣,便與先生一同報考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學士後專班,並一鼓作氣報名航海人員測驗高分通過。

李靈說,就讀台北海洋科大期間遇到一群好同學,彼此分享筆記,再加上勤練近10年考古題,以及與先生的互相鼓勵,報名本次航海人員測驗一等船副類科,除一次通過外,更有3科達到90分的優異成績。

同樣為高分錄取、大學主修英語教學的許辰薇說,為快速掌握航海專業知識,勤做筆記、確保理解重點非常重要。在考試的半年前,投入大量時間練習考古題,加強法規類科,以及天文測天、地文航法計算等計算類科的步驟熟悉度,因此順利通過一等船副測驗,也有3科超過80分以上的好成績。

航港局表示,榜單公布後,應考人可利用MTNet查詢榜單及登入帳號密碼列印成績通知單。應考人如欲複查成績,應在榜示的次日起10日內(114年4月9日起114年4月18日止),登入MTNet (網址為https://el.mtnet.gov.tw/EL03/EL030702/Index)「航海人員測驗管理子系統」的「線上申請作業」點選「成績複查申請」,依序填具資料並送出網路申請即可。

此外,114年度第二次航海人員測驗將於114年6月7日至8日舉行,採網路報名,報名時間自114年4月9日0時起至114年4月18日下午5時止。詳情請至MTNet航海人員測驗管理子系統查詢。

許辰薇(右2)與同學進行基礎安全訓練合影。圖/航港局提供
許辰薇(右2)與同學進行基礎安全訓練合影。圖/航港局提供

實習 榜單 薪資

延伸閱讀

LNG船因軍演轉向?國防部、海巡署:錯假訊息意圖亂台

蘭嶼風浪過大 金星3號客輪擱淺55名旅客待救援

影/「天王星21號」命名媽祖准的 今首航台東至綠島只要40分鐘

漏油汙染基隆港5船遭波及 建輝輪認疏失航港局開罰

相關新聞

公務員請生理假遭疑濫用…主管突要求「居家訪視」 網傻眼:超惡質

近日一位公務員發文控訴,她向主管通知要請生理假後,對方卻質疑和她上次請生理假的時間段對不上...

公職路上一度迷惘 她狂刷考古題「偷吃步」3個月就考上

嚴允宣是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畢業,大四時認為自己對公職有興趣、又能穩定發展,下學期便開始報名補習班考公職。畢業後她先考高普...

114年司法人員特考等4項考試 8月9日起舉行

考試院會今天通過,民國114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海岸巡防人員考試及未具擬任職務任用資格者取...

放棄科技業改捧國營鐵飯碗 他打破「差一點」考試魔咒

劉彥辰大學念理工系,畢業後一度面試大家眼中的夢幻職業—科技業工程師,也順利拿到錄取通知。但他發現自己更嚮往朝九晚五的穩定...

科技業轉職國營 考場冥想4年上榜

劉彥辰大學念理工系,畢業後一度面試大家眼中的夢幻職業—科技業工程師,也順利錄取,但他發現自己更嚮往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決...

114年司法官及律師考試第一試 8月2日舉行

考試院今天表示,民國114年司法官與律師考試第一試筆試訂於8月2日舉行,第二試筆試訂於10月18日至19日舉行;114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