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科技業改捧國營鐵飯碗 他打破「差一點」考試魔咒

劉彥辰大學念理工系,畢業後一度面試大家眼中的夢幻職業—科技業工程師,也順利拿到錄取通知。但他發現自己更嚮往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毅然決定轉換跑道報考經濟部國營事業。他選企管組想從事人事行政工作,等於打掉重練,當了整整兩年的全職考生。他形容考試就是「一場不停的馬拉松」,而跑到終點的秘訣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
劉彥辰總計考了四次國營事業聯招,前三次都只是「差一點」,與金榜題名擦身而過。第一次差一點多分、第二次差兩點多分、第三次的差距更少,只差零點六分。連續三次「差一點」,讓他開始憂心自己考運是否太差,「我每次考完都覺得自己可以考上,沒想到一直差一點」。
很多考生面臨這種「差一點」都會怪罪考運,但劉彥辰個性「不服輸」,想找出自己「差一點」的關鍵。他收到成績單後都會複查成績,研究自己到底「差在哪裡」—是申論題不夠長篇大論?答題內容太照本宣科?缺乏個人觀點?他也會上網去看高分考生的心得文,從中找到自己備考的盲點。
談到讀書秘訣,劉彥辰表示,每次上課完畢,他都會利用空閒時間回想自己今天學了甚麼、試著重新默背一次,確認是否已經吸收。他會運用洗澡、運動或搭車的零碎片段時間,回想當天學習的內容,這種時間的溫習反而特別有效果。
很多考生上考場,會緊張到失去平常水準。劉彥辰表示,他會多去參加類似考試、熟悉考場的氛圍。他也找到自己獨特的應考儀式—利用考試清場的時間閉眼深呼吸和冥想,讓自己頭腦回到清明的狀態、並用平常心應考。
從理工轉企管,劉彥辰說自己一開始聽不懂經濟學,只能反覆聽課、重複寫考古題,從書本和考卷中一題題、一行行累積滿足感、找到成就感,「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是支持我讀書的動力」。
當全職考生時,劉彥辰身邊朋友都在工作賺錢,坦承自己壓力山大,也擔心與社會脫節,「我每天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是不是要繼續考下去」。而每次接到成績單,他都會給自己一個禮拜的時間思考「要不要繼續?」而支撐下去的信念是「相信自己一定考上。」他建議考生害怕迷茫時多找身邊親友聊天、排解煩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