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會談聯合聲明出爐 美對中關稅從145%下調至30%

男騎機車北宜過彎失控飛墜3公尺邊坡 全身擦挫傷撿回一命

從加工出口區到前鎮社區 她們的生命故事

加工出口區的女性勞動者為臺灣經濟起飛提供動能。(圖片提供/劉美珠)
加工出口區的女性勞動者為臺灣經濟起飛提供動能。(圖片提供/劉美珠)

【◎文/李曉萍 ◎攝影/Carter、Naru ◎圖片提供/劉美珠、葉素卿、鄭蔡秀燕、洪保鳳】

  1966年,全世界第一座加工出口區在高雄前鎮成立,吸引外商來臺設廠,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南部各縣市鄉村的勞動人力前來,短短十年間,園區從業人員中女性就佔了5分之4,她們撐起加工出口業一片天,是臺灣經濟奇蹟的幕後推手。

藍色制服是加工出口區女工的集體記憶。(攝影/Naru)
藍色制服是加工出口區女工的集體記憶。(攝影/Naru)
  這些年輕女孩從何而來?踏入前鎮後,她們的日常如何展開?在這裡投注青春,從女孩變成母親,下半段的人生故事如何展開?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打狗文史再興會社」規劃「高雄女路」導覽路線,並邀集中山大學前鎮草衙研究團隊協力,深入前鎮草衙舊部落,帶領民眾從新地景回溯舊時代的女性勞動者,以及此時此刻在本地生活的女性臉譜。

從農村少女到城市女工:藍色制服下的青春歲月

  「當時聯誼都約在加油站集合抽鑰匙,而且聯誼對象是有條件的,一定要騎野狼125。」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簡稱HISP)計畫前鎮草衙區專案經理林心乙轉述加工出口區阿姨們的少女時代。前鎮女路的第一站,從公車站後街旁的中油前鎮加油站出發,這裡緊鄰公車站,是70年代女孩們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的起點。她們從這踏往藍領工薪階級的道路,也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懷抱著青春的粉紅色夢想。

中油前鎮站是加工區女工們約會聯誼的起點。(攝影/Carter)
中油前鎮站是加工區女工們約會聯誼的起點。(攝影/Carter)
  70年代是加工出口區的全盛時期,臺灣女性勞工的細心勤奮創造好口碑,讓園區產值快速成長。年輕女工們每日清晨6點多出門,一天8小時,日復一日投入規律的生產勞作。早期工廠的薪水大約每月480到540元,對家中經濟不無小補,而她們賺的錢幾乎全數寄回家中,幫助家中男性繼續升學,林心乙補充:「以前沒有加班時間限制,有些人會撐著不休息,就為了多賺點錢。」工作雖辛苦,然而對這些來自農村的年輕女性而言,是能夠擺脫務農生活,獨立賺錢並掌握自己的婚姻與生活的方式,加工區的工作無異充滿莫大吸引力。

從前的加工出口區女子宿舍,約可容納一千多人,內部有餐廳、福利社等。(圖片提供/葉素卿)
從前的加工出口區女子宿舍,約可容納一千多人,內部有餐廳、福利社等。(圖片提供/葉素卿)
  沿著公車站後街來到科技產業園區員工宿舍,樸素方正的水泥建築是當年加工區的女子宿舍,見證過無數女孩們初到城市的緊張與期盼。即使得擠在狹小宿舍中,共享一個房間,卻是與鄉下迥然不同的摩登生活。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林佩穎說:「宿舍不只是住宿的地方,也設有餐廳、賣小美冰淇淋的福利社,並開辦編織、花藝等才藝課程。」她笑著說:「甚至還曾有女工在期刊投稿徵文,寫作分享自己和不同男性相親的結果。」

加工出口區現已更名為高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攝影/Carter)
加工出口區現已更名為高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攝影/Carter)
樸素方正的水泥建築是加工區的女子宿舍。歲月在牆面留下痕跡,它曾默默陪伴著剛到城市打拚的女孩們,渡過她們既緊張又期待的起點。(攝影/Carter)
樸素方正的水泥建築是加工區的女子宿舍。歲月在牆面留下痕跡,它曾默默陪伴著剛到城市打拚的女孩們,渡過她們既緊張又期待的起點。(攝影/Carter)
  走過大貨車呼嘯的馬路,轉進前鎮輪渡站,如今人跡罕至的碼頭,過去曾是渡輪往返頻繁的樞紐。每天早晨,滿載花樣年華的少女從旗津來前鎮工作。「當時來工作的女孩都很年輕,大約14、15歲,有些人國中還沒畢業就來做女工,甚至會借用別人的身份證資料,對工廠虛報年齡,就為了可以進來工作。」林心乙繼續說:「所以發生『高中六號』翻覆事件,造成25名年輕未婚女性罹難時,許多女子的身份難以確認。」

中山大學HISP計畫前鎮草衙區專案經理林心乙邊導覽邊述說「二十五淑女事件」這段歷史,她說:「當年旗津的年輕女工們因害怕遲到而領不到全勤獎金,明知超載也要擠上渡輪。」(攝影/Carter)
中山大學HISP計畫前鎮草衙區專案經理林心乙邊導覽邊述說「二十五淑女事件」這段歷史,她說:「當年旗津的年輕女工們因害怕遲到而領不到全勤獎金,明知超載也要擠上渡輪。」(攝影/Carter)

從工廠走進家庭與社區:前鎮女人的下一個篇章

  當時女工們的生活與娛樂相對簡單,閒暇時,喜歡到當時宿舍附近最熱鬧的「銀座街」(鎮華街138巷)和前鎮街逛逛,買衣服、做臉美容,偶爾看場電影。有些女孩邂逅人生的另一半,從此落地生根,從工廠走進家庭與社區,續寫另一個篇章的精彩。

當時女工們最愛來鎮華街購物,附近有西裝店、鐘錶行、金飾店、百貨行和電影院。(攝影/Carter)
當時女工們最愛來鎮華街購物,附近有西裝店、鐘錶行、金飾店、百貨行和電影院。(攝影/Carter)
  現任鎮陽里里長的鄭蔡秀燕,也是加工區女工奮鬥人生的代表。年輕時,她離開在旗山務農、種植香蕉的家庭,獨自前往前鎮打拚,為自己尋求改變人生的機會,至今已將近50年。她回憶,那時房東阿姨幫她介紹前鎮街賣鐘錶的年輕人,沒約會幾次就決定嫁人,丈夫後來連任四屆里長,最後因病離世。面對人生轉折,鄭蔡秀燕鼓起勇氣站起來,接棒里長職務,至今已服務社區13年。每天晚上,她帶著阿姨叔伯們組成的高齡巡守隊,在里內巡邏兼散步運動,深受鄰里愛戴。

鄭蔡秀燕婚後與先生共同經營鐘錶行。(圖片提供/鄭蔡秀燕)
鄭蔡秀燕婚後與先生共同經營鐘錶行。(圖片提供/鄭蔡秀燕)
  在加工區外圍,還有一位與前鎮結下深厚緣分的女性──洪保鳳。她曾在銀座街經營美容店,服務加工區的女工們,聆聽許多年輕女工們的快樂與艱辛。歷經婚姻變故後,她獨立撐起家庭,拉拔三個孩子長大,90年代產業外移,前鎮女工的數量銳減,她轉念將精力投入社區照護事業,現任高雄市前鎮區鎮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一開始我並不被看好。」洪保鳳說,儘管遭遇質疑與嘲笑,她始終堅持信念,從每天3個便當開始做起,一步一腳印,如今已能每日供應55至60個便當,服務範圍涵蓋19個里,成為在地社區照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洪保鳳年輕時曾在銀座街經營美容店,後來轉而投身社區照護領域。目前擔任高雄市前鎮區鎮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成為在地社區照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圖片提供/洪保鳳)
洪保鳳年輕時曾在銀座街經營美容店,後來轉而投身社區照護領域。目前擔任高雄市前鎮區鎮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成為在地社區照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圖片提供/洪保鳳)
  加工出口區的故事,不只是臺灣經濟發展史上光鮮的紀錄,更是一群女性以青春、韌性與智慧,默默支持城市發展的縮影。從加工區的生產線,到銀座街的美容店與巷弄社區,這些平凡的女性用她們的方式認真生活,書寫一個個不凡的故事。

※延伸閱讀:從高雄第一條女路出發 穿梭哈瑪星尋找她們的故事

※延伸閱讀:前鎮加工區女性身影 藍色制服下的花樣年華

※延伸閱讀:在地人帶路,尋找老前鎮的巷子內古早味

•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二街18號

電話:(07)531-5867

官網:打狗文史再興會社、FB: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 國立中山大學前鎮草衙區研究團隊

FB:前草創創生活節

※更多性別議題、女性權益資訊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女館

官網FB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5年No.05】

延伸閱讀

蘆竹警舉辦大竹地區治安會議 宣導反詐騙

衛武營管風琴VR解密 視聽體驗驚艷澎湖

去年颱風電桿倒在野溪中 新北汐止居民憂阻水流積水

身分查到了!高雄摩天輪上偽娘拍攝不雅片 2人將南下受調查

相關新聞

美好城市

溫馨的五月,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祝全天下的媽媽及代母職照顧者,母親節快樂!

端午「粽」藝秀!創意粽挑戰新吃法

端午節將至,街頭巷尾早已飄起誘人粽香,除了經典的北部粽、南部粽外,高雄也藏著不少別具巧思的創意粽,為傳統滋味添新意。位於苓雅區的「羅家一口粽」將肉粽化身為迷你版,小巧精緻無負擔;「美滿冰菓室」則結合傳統鹼粽與自製配料,以五彩鹼粽冰為炎炎夏日帶來沁涼Q軟的好滋味。

回「旺」黃金年代 大樹臺灣鳳梨工場

悠揚樂聲響起,數名女性舞者身穿純白工作服,在「臺灣鳳梨工場」前翩翩起舞。為了紀念館舍百歲誕辰,高雄春天藝術節推出環境舞蹈《封存の黃金年代》,追憶當年產業盛況,以及女性勞工的青春記憶。一起走進這座百年時光屋,細細品味那段黃金歲月。

從高雄第一條女路出發 穿梭哈瑪星尋找她們的故事

哈瑪星,港口城市發展的起點,也是女性故事最早被書寫的所在。從日治時期的繁華至戰後變遷,女性的身影或許輕巧、或低調,但從來沒有缺席,在港都的歷史縫隙裡,留下一道道無法抹去的軌跡,述說著屬於港都的另一種記憶。

從加工出口區到前鎮社區 她們的生命故事

1966年,全世界第一座加工出口區在高雄前鎮成立,吸引外商來臺設廠,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南部各縣市鄉村的勞動人力前來,短短十年間,園區從業人員中女性就佔了5分之4,她們撐起加工出口業一片天,是臺灣經濟奇蹟的幕後推手。

溫柔而堅定—檢察官鄭子薇以行動喚醒發聲的勇氣

深耕司法實務的檢察官鄭子薇,同時也擔任推動性別平等與防治性別暴力的講師。多年來,她處理無數性侵與家暴案件,深切體會到許多受害者不僅身心受創,還需承受社會的責難與異樣眼光。她說:「我們常在司法後端見到悲劇,但真正該做的,是從前端教育與觀念著手,讓悲劇不要發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