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新聞眼/黃金計畫「合約」綁職業選手宜更慎重

體育署黃金計畫二○一八年執行以來,為選手提供客製化訓練與備戰資源,一直受到選手與教練好評,高爾夫選手潘政琮對計畫同意書提出疑義,主要原因是職業選手更重視「合約精神」,而黃金計畫從行政端到選手端層層溝通導致資訊落差,也是問題。
體育署長鄭世忠在二○二三年力排眾議,將高球與網球職業選手列入黃金計畫,潘政琮與謝淑薇等好手成首批受惠的職業好手,不過,潘政琮提到同意書中包括「特定體育團體」、「亞運遴選」、「賽事徵召」等條文有模糊不清、沒明確定義的狀況,確實值得正視。
黃金計畫雖強調是針對選手「客製化」訓練菜單,但卻未思考業餘與職業運動在訓練、比賽環境、球員處境上的不同,想用一紙「公版合約」綁住職業高球選手,確實讓人猶豫再三。
黃金計畫設立的目的,是由政府提撥訓練經費給選手運用,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訓練、爭取亞奧運獎牌,相關程序原就設計避開協會運作的繁文縟節及居間操作,也就是由政府直接面對選手,政府若有心就應該重視各個選手的個別問題,否則就會讓立意良善的培育奪牌計畫出現漏洞。
作為職業高球手、三度披上中華隊戰袍出征奧運的潘政琮,將計畫同意書視為合約,是嚴謹的表現,他提出的疑慮原只需透過溝通就能解決,但當他提出疑問並與高協及國訓中心溝通卻未能改善,難免感到心灰意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