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運動設施調查 近4年增73場館、台中市增21座最多

體育署今天公布最新公有運動場館設施現況調查結果,全國運動場館增長有成,4年內新增73座場館與1058處設施,其中在全民運動休閒類的設施數量成長幅度最大,顯見近年來中央偕同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全民運動有成,運動休閒更受到國民的重視。
全國公有運動場館自108年進行第1次全國運動設施現況調查以來,至今已過4年。體育署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項下「營造優質友善運動場館設施計畫」及「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2項計畫,持續補助各地方政府興(整)建運動設施,總計約400案。
根據調查,全國22個縣市的運動場館總數達1336座,較108年的1263座增加73座,其中場館增加數前三名縣市分別為台中市(增加21座)、桃園市(增加20座)及新北市(增加12座)。此外,既有運動設施總數多達3255處,相較108年大幅增加1058處,增幅達48.16%,在各級政府積極推動下,全國運動環境持續優化,場館與設施數量均有顯著增長。
另外,全國運動場館數量前五名的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97座(14.75%)、台中市175座(13.10%)、台北市142座(10.63%)、桃園市130座(9.73%)及彰化縣95座(7.11%)。在各類運動設施中,設置數量最多的前三項分別為籃球場館837處(25.71%)、多功能舞蹈運動教室268處(8.23%)及羽球場館236處(7.25%)。
為提供友善運動環境,體育署於執行各項公共建設計畫過程中,已將無障礙、性別及親子友善設施列為補助重點,於本次調查中各地公有運動場館的無障礙設施在政策支持下呈現增加趨勢,增長率均達3成以上。
體育署表示,依據運動賽事辦理功能分類,各級運動設施數量亦有顯著成長。觀賞競技型(A級)設施主要用於舉辦國內外賽事,全國共計90處,較108年增加25處(增長率38.46%),訓練及教學型(B級)設施則為265處,增加43處,微幅成長約2成,而休閒與推廣型(C級)設施為全民運動推廣之基礎建設,經調查全國共計2,900處,較108年調查結果大幅增加990處,增長幅度高達51.83%。運動場館設施分級分類有助於不同族群依需求選擇合適場地,此調查結果也凸顯各級政府4年期間投資大量預算支持,有助於全民運動推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