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創立「小村共育」:一個父母能安心工作並親自參與育兒的共享空間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整理/劉士甄 圖片來源/小村共育、Katherine提供

若是有後援還好,無後援的其中一方可能選擇在家帶娃、放棄工作。難道,家庭、事業就只能二選一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讓父母或照顧者在工作之餘,也能毫無遺憾地參與育兒,而不是選擇了事業、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又或是選擇家庭,卻沒有了自己。

尤其,社會上對全職媽媽/照顧者、單親媽媽/爸爸的刻板印象,實在太多太沉重;而「小村共育」徹底打破了這些框架,為糾結中的父母提供另一種兩全可能性!

歷經離婚、獨自帶雙寶的掙扎與壓力,育兒這條路有多孤單無助,「小村共育」創辦人Katherine是深切體會過的。

讓育兒是一個彼此支持的共育網路

成為單親媽媽,一開始有著很多不安和疑問:「我能給孩子完整的愛嗎?」、「我要如何獨自面對所有的育兒挑戰?」更困難的是,有不少人都認為單親媽媽必然要犧牲事業,或者無法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

Katherine提到,無論是否為單親,我們不該獨自承擔一切,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支持系統。這也是她創立「小村共育」的動力之一:讓育兒不再只是個人的責任,而是一個可以彼此支持的共育網絡。

她希望建立一個讓父母能安心工作,孩子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並且家長之間能相互支持、共享資源的社群。這不僅是一個共享空間,更是一個情感與經驗的共育生態圈!

接住孩子也接住自己

「小村共育」的理念來自一句話:「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整個村落的支持。」源自對過去村落共育文化的記憶,在村落裡,每個人都彼此支持,孩子在多元的愛中成長。

目標是創造一個讓孩子、父母、照顧者,都能共同成長的場域。在這裡,家庭與事業不再是對立的選擇,而是能夠共融共存的支持網絡。

在「村落」中,收到最多的反饋就是:「終於找到一個讓自己與孩子都安心的地方!」

還有不少家長認為:「在這裡,我不需要選擇『當爸媽』或『當自己』,而是可以兩者兼具」、「我的孩子變得更有安全感,每天都很期待來這裡」、「身邊的家長朋友變成了像家人一樣的支持系統」。

這不只是一個共享辦公空間,而是一個真正支持家庭與個人成長的社群,「小村共育」創辦人Katherine欣慰表示。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Katherine想對和她一樣勇敢成為單親爸媽的人說:「你不是一個人,你不需要獨自承擔所有的重擔。找尋支持、建立社群,允許自己接受幫助;育兒不是只能靠自己,當我們互相連結,力量會比想像中更大。你值得擁有完整的自己,也值得擁有支持與愛。」

她也想對所有父母說:「育兒,不該是單選題,而是我們共同創造的旅程。」

如果我們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支持彼此的環境,那麼未來的孩子,將會擁有更多選擇與可能!

【完整內容請見2025年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貴婦奈奈稱想照顧年邁父母而返台 移送北檢複訊

單親媽掉愛情陷阱向女兒借上百萬 北市警逮人挽回母女情

單親媽憂孩子上大學沒電腦 北市社會局有補助擺脫數位貧窮

新北疑照顧壓力釀雙屍悲劇 守護長照嘉市富邦家庭照顧者喘息之旅

相關新聞

在家微型創業也要有策略 用經營思維打造穩定成長的事業

家庭理財不僅僅是管理現有資產,收入的成長更是關鍵!許多媽媽因為育兒而選擇在家工作,這其實就是微型創業的基礎。只要方法對了,在家也能建立穩定成長的事業,讓家庭生活更自由、更美好。

單親媽創立「小村共育」:一個父母能安心工作並親自參與育兒的共享空間

有了孩子後,諸多父母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在家庭與事業間取得平衡。」

到底是過動?還是睡眠障礙? 全面解讀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子打呼愈來愈嚴重,半夜常常醒來,白天精神又欠佳,並且情緒起伏大,在課堂上還容易分心,到底孩子是怎麼了?

我現在凍卵來得及嗎? 最佳狀況下凍卵.可得最佳效益

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凍卵儘量在35歲之前,最晚不超過38歲。如超過35歲還來得及嗎?沒有不行,但一定要接受醫師完整的諮詢與評估,以對凍卵有正確認知與期待!

寶寶眼部常見問題 適時觀察.及早治療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認識、接觸世界的重要途徑,而對於尚不會言語的寶寶來說,爸爸媽媽更得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他們的眼部情況,如此,才能及早發現並做正確的治療。

剖腹產半身麻醉4問

以剖腹產方式生產的話,必然會需要麻醉。對於麻醉,大家不免有滿滿的陌生感,既然因為生產而必須接觸,不妨多了解一些與麻醉有關的事情,幫助自己在術前與麻醉科醫師溝通無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