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阿里山旅遊必讀攻略 最新交通、必訪景點、美食推薦一次看
阿里山原為台灣原住民鄒族的居住地,因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地理條件,成為日治時期木材開採的重要地點。然而,隨著林業的衰退,阿里山也一度沉寂。直到現在,這片壯麗的山林因神木群、小火車及壯觀的雲海景觀重新走入大眾視野,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這片山林究竟有什麼魅力呢?接下來讓我們逐一揭曉!
阿里山地理位置
阿里山位於台灣嘉義縣的東部,屬於中央山脈的一部分,海拔高度介於1,000至2,600公尺之間,擁有涼爽的山地氣候。若在清晨登上祝山或小笠原山觀景台,不僅能欣賞金黃的日出,還能俯瞰雲海與山巒交織的壯麗畫面,有種不言而喻的感動!
阿里山適合的旅遊時機
阿里山一年四季都很適合旅遊,但一些季節限定活動絕對不可錯過:
3-4月:櫻花季
4-6月:螢火蟲季
12-1月:楓葉季
除了上述的季節性活動之外,每年11月至隔年4月,在阿里山見到雲海的機率最高,是欣賞雲海的最佳時機!
此外,跨年夜更是阿里山的旅遊高峰,每年都特別加開「夜未眠專車」,讓遊客追逐第一道曙光。建議提前安排行程,才能不錯過這些一年僅此一次的精彩時刻!
阿里山氣溫
阿里山海拔較高,氣溫會隨著海拔上升而驟降,阿里山的年均溫約10.6度,尤其在山區體感溫度會更低,記得一定要穿戴好禦寒衣物。加上阿里山早晚溫差大,所以建議旅客採洋蔥式穿搭!尤其看日出、凌晨時是最冷的時候,毛帽、手套、羽絨衣都建議穿著!
阿里山交通
1. 自駕車
路線建議:從台北出發,可以經由國道1號或國道3號,接台61線(台中至高雄)再轉接台18線至阿里山。若不塞車,車程大約需要3.5至4小時。
優點:自駕的最大優勢是彈性大,能自由安排路線並停留於途中景點,但阿里山的旅客眾多,停車場的車位數量常常供不應求,建議要早點上山找車位。
2. 客運
台北至阿里山:可以搭乘國光客運直達阿里山的班車,車程約4至5小時。
優點:對不熟悉路線或不想駕車的遊客來說,客運是一個便捷選擇,讓你可以輕鬆到達。
3. 火車
台北至嘉義火車:首先搭乘台灣鐵路管理局(TRA)從台北出發至嘉義,車程約2.5至3小時,再轉搭阿里山林鐵、台灣好行、台灣觀巴、嘉義線公車等系統,前往阿里山。
優點:火車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交通方式之一,沿途風光秀麗,並能避免自駕的疲勞。
4. 包車服務
優點:包車的好處是全程由專業司機駕駛,無需擔心交通或駕駛問題,而且也比較省時,省去搭大眾運輸的等車及停靠多站的時間,在景點區的入口處就可直接下車,不用擔心停車找不到車位,包車不僅舒適,還能根據需求自由調整行程,尤其適合團體或家庭出行。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是台灣最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擁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與珍貴的千年神木。這裡的阿里山林業鐵路(阿里山小火車)是台灣唯一的高山鐵路,穿梭在翠綠山林中,是體驗慢活的最佳方式。此外,阿里山還深深蘊含鄒族的文化底蘊,從音樂、舞蹈到工藝,皆能窺見原住民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售票口為24小時開放,門票無團體或散客、平日或假日的區別,且現場與官方售票網站販售票價均相同。
1. 票價及園區相關資訊: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RA?typ_id=0500001
2. 線上購票資訊:
https://forestpass.welcometw.com/tour/listAll?category=jQW
3. 園區的即時影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V233ctp84
4. 園區的天氣狀況(含日出、日落時間):
https://www.cwa.gov.tw/V8/C/L/NatForest/NatForest.html......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1. 阿里山林業鐵路(阿里山小火車)
從2024年7月起,阿里山林鐵恢復全線通車,遊客可以搭乘經典的小火車,從嘉義車站一路攀升至阿里山車站。沿途穿越山林、欣賞壯麗景緻,是到訪阿里山的熱門交通方式。而且現在還有許多主題列車可以搭乘,像是以移動美術館為設計概念的檜木觀光列車——「福森號(Formosensis)」,是阿里山林鐵中最頂級的觀光列車,立即訂票感受高級奢華的乘車體驗吧!
林鐵路線介紹:
林鐵本線:連接嘉義車站與阿里山車站,是全線最受歡迎的主幹路線。
林鐵支線:分布於阿里山森林園區內,方便遊客穿梭於園區各主要景點間。
購票方式:
車站現場購票:
可於乘車日的 當天至前2日,在林鐵車站(如嘉義站、北門站、竹崎站、交力坪站、奮起湖站、阿里山站)購買。
網路訂票:
可於乘車日的 前1日至前14日,透過 阿里山林業鐵路網路訂票系統 預訂車票。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2. 巨木群棧道
巨木群棧道是阿里山的經典景點之一,總共有36棵百年神木可以觀賞,每個神木都掛有告示牌,上面有一些關於神木與森林的小知識,遊客可以在這條步道上漫遊,享受芬多精與大自然的洗禮!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3. 祝山觀日平台
祝山觀日平台是最熱門的阿里山日出的觀賞地點,觀景台附近遍佈著台灣原生的紅榨槭,清晨時分,金色霞光與雲海交織、紅葉輝映的景象極為壯麗!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4. 小笠原山觀景台
小笠原山觀景台擁有360度的開闊視野,可遠眺阿里山、玉山、中央、雪山四大山脈。由於需要步行上坡才能抵達,人潮相較祝山觀日平台較少,環境更加清幽寧靜,適合想要遠離喧囂、靜靜欣賞自然之美的遊客!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5. 姊妹潭
姊妹潭為兩個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相傳是兩位山地姊妹追求愛情不果,相偕殉情的地方。位在湖中心的涼亭倒映在水面,景緻如詩如畫,是遊客最愛佇足取景的地點之一!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6. 沼平車站
沼平車站外型復刻舊阿里山木造車庫,展現復古日式鐵道風情。附近的沼平公園遍佈各種高山植物,清幽環境適合家庭休閒,是老少咸宜的理想去處!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7. 石棹步道群
石棹步道群是由霧之道(原石棹步道,長880m)、茶之道(長1030m)、雲之道(原杉林步道,長700m)、霞之道(長530m)、櫻之道(長990m)以及愛之道(長662m)等六條步道組成,遊客可以在霧景、雲海、霞光、茶園等美麗的自然景色中漫步,其中櫻之道是石棹熱門的賞櫻據點!
阿里國家森林遊樂區景點|8. 水山療癒步道
水山療癒步道是一條適合家庭散步的步道,步道全長863公尺,全程平坦好走,僅有部分路段有階梯。沿途景色迷人且靜謐,堪稱阿里山生態特色的迷你版!無論是獨自散步,還是參加導覽深度探索,都能放鬆身心,徹底紓壓~
阿里山周邊景點
阿里山周邊景點|1. 達娜伊谷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3鄰51號
在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可以欣賞到清澈河水中的魚群與壯麗的山谷景色,這裡還有鄒族歌舞表演、市集與餐廳,是放鬆與探索的好去處!
阿里山周邊景點|2. 奮起湖風景區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
山城、老街、鐵道,這就是奮起湖在台灣人印象中的三大記憶點。其中奮起湖老街以美食聞名,當地特色便當與各式伴手禮吸引著眾多遊客,是探索阿里山美味的必訪之地!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有點類似九份,因此也有人稱它是阿里山的九份呢!
阿里山周邊景點|3. 太平雲梯
地址: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村下坑仔5號
作為全台海拔最高的吊橋,太平雲梯提供壯麗的嘉義景觀與雲海美景,登頂後能享受絕佳的自然風光,記得提前預約。
阿里山周邊景點|4. 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4鄰127-2號
這裡有精彩的鄒族歌舞表演與美麗的雲霧茶山,還能體驗茶葉品茗、炒咖啡豆等在地活動,是深入了解鄒族文化的理想場所!
阿里山特色餐廳
阿里山美食推薦|1. 阿將的家23咖啡館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四鄰129-6號
用石塊堆砌而成的鄒族傳統石屋,每個細節都透著手工溫度,彷彿走進宮崎駿的童話世界。配上一杯香濃咖啡,俯瞰山谷的靜謐風光,氛圍特別迷人!
阿里山美食推薦|2. HANA廚房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第二鄰部落市集二樓
鄒族與南非風情的料理碰撞出獨特滋味,香酥披薩和經典烤肉盤更是每桌必點。特製辣椒醬香辣濃郁又富有層次,讓人一試難忘!
阿里山美食推薦|3. 游芭絲鄒宴餐廳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山美1之8號
這是阿里山最具人氣的原住民風味餐廳,竹筒飯在炭火中慢慢蒸煮,香氣撲鼻而來,搭配烤香腸和原木烤肉,讓人每一口都覺得滿足。坐在平台上看山景,邊吃邊聊,真的很愜意!
阿里山美食推薦|4. 街角永富苦茶油雞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樂野114-2號
這裡的苦茶油雞以酥脆的外皮與多汁的內餡著稱,香氣四溢。搭配苦茶油麵線更是一絕,芥末豆腐則滑嫩清爽,微辣的口感讓炎熱夏日倍感清新。
阿里山美食推薦|5. 飛鼠咖啡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社9鄰228號附6
位於特富野部落的秘境咖啡館,需要預約才能體驗這片寧靜。自家種植的咖啡豆散發著濃濃香氣,加上手工製作的愛玉,吃起來Q彈爽口,讓人瞬間愛上這片山林遺世獨立的美好!
阿里山美食推薦|6. 清豐濤月景觀餐廳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內甕村凸湖5-3號
白天的無邊景色,配上山崖邊用心烹煮的料理,整個感覺特別放鬆。晚上燈光一亮,更像是「嘉義小九份」或「神隱少女油屋」,超級適合拍照!
延伸閱讀:2025最新!阿里山旅遊必讀攻略|最新交通、必訪景點、美食推薦
想知道更多台日私房景點,請上「橘子貓 TTtrips」官網、推薦「台灣登山健行」社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