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網揪妹吸毒!高雄警員持毒驗尿陽性反應 遭記兩大過免職

顯著成長...鴻海去年全年營收創歷史新高紀錄 三大業務帶動

影/合歡山入夜積雪中!武嶺、松雪樓雪霰狂飄 上山須掛雪鏈

你的「年終獎金」有領到這麼多嗎?均標出爐1.39個月

根據1111人力銀行3日發布的調查顯示,今年有96% 的企業願意發放年終獎金,較去年提升10%。企業平均年終獎金從去年的1.32個月增加至1.39個月,兩項指標皆呈現上升趨勢。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根據1111人力銀行3日發布的調查顯示,今年有96% 的企業願意發放年終獎金,較去年提升10%。企業平均年終獎金從去年的1.32個月增加至1.39個月,兩項指標皆呈現上升趨勢。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農曆新年腳步臨近,各行各業紛紛揭曉年終獎金的分配,成為熱門話題。長榮海運今年再度以「20個月年終」登上焦點,讓人羨慕不已。航空業的部分,長榮航空則宣布今年將發放7個月年終獎金,超越去年的6個月;而星宇航空也不遑多讓,除發放2個月年終外,還加碼調薪3.5%至5%。這場企業年終獎金的大比拚,不僅展現各企業的實力,也成為吸引人才的關鍵手段。

根據1111人力銀行3日發布的調查顯示,今年有96% 的企業願意發放年終獎金,較去年提升10%。企業平均年終獎金從去年的1.32個月增加至1.39個月。兩項指標皆呈現上升趨勢,似乎與主計處公布的第三季GDP年增4.17% 相互呼應,2024年則以工商業服務業(金融業)、資訊科技業和運輸物流業名列前三名。然而,這股樂觀的氣氛並未平均分布於各行各業,不同職業類別的年終表現,依舊存在顯著差異。

交叉分析來看,今年工商業服務業(金融業) 以平均發放1.97個月年終獎金成為最慷慨的產業。這一成果的背後,與14家上市金控截至11月合計獲利達5,714億元,年增58.8%,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密切相關。而大多數業者依據業績表現來獎勵優秀員工,加上績效獎金與盈餘分紅,有部分金控員工的年終獎金預計將介於7至12個月不等,部分優秀員工甚至有機會獲得12個月的年終獎金。

資訊科技業則以1.6個月列居第二,台灣高科技產業登全球科技發展關鍵要角,目前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中有超過14萬筆科技業的工作機會數,是近年的高峰,顯示科技產業的人才需求日益擴大,為了搶人留才,除了有七成六的科技業今年有調薪計畫,優渥年終、績效/激勵獎金、分紅配股等策略,也能提升留才誘因。

至於運輸物流業今年以平均1.5個月的年終獎金位居第三。受惠於航運市場持續回溫,以指標海運龍頭為例,就大手筆給出了20個月年終,拉高整體產業平均值。另一方面,2024年隨著網路電商業績持續成長,全年增幅達4.6%,帶動整體營收上升,也讓業者更願意與員工分享成果。

另外針對今年無法發放年終獎金的企業,調查顯示,有24% 是因為今年獲利表現未如預期,而無法提供年終獎金;另有12% 的企業表示,基於員工表現未達標準,選擇不發放相關獎勵。

上述「企業年終發放調查」,是1111人力銀行自2024年12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針對企業會員進行電話立意抽樣調查,有效樣本數為753份。

年終獎金 科技業

延伸閱讀

500元改版/快整理抽屜!這款百元鈔身價不凡 多賺一筆年終獎金

蘿拉反咬蔡阿嘎逃稅! 嘎嫂二伯淚訴始末 網看不下去勸:千萬別心軟

老公年終獎金18萬!給公婆各2萬、岳父母各發1萬…主婦妻爆炸了

公司年前宣布「這福利」沒了!她氣到喪失動力:開始精神擺爛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去年出口估增近一成 上月維持400億美元水準

財政部9日將公布2024年12月與全年出口統計。全球經濟平穩成長,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商機持續發酵,再加上傳統外銷旺季加持...

勞保投保上限逾8年未調 300多萬人面臨高薪低報

勞保投保薪資分級上限超過8年未調整,勞保局統計,目前投保最高薪資級距新台幣4萬5800元者已達313萬人、占總投保人數3...

四接環評在即 公民團體喊話台電董事長:停止散播缺電恐嚇訊息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近年北部除役機組較多,盼「四接」環評早日通過,降低北東電網供電不足風險。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及台灣蠻野心...

綠能業備用容量新規改定額 台電首季推產品滿足需求

經濟部近期將正式公告「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綠能業者各年度備用容量義務改為一定比例,以利財務評估;其中,太陽光電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