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春大掃除!丟回收注意1禁忌 新北環保局示警:最高罰6千

讓大腦老化更快 哈佛研究揭每天吃加工紅肉超過這份量風險高

全場近半數考生違規 學測數學帶「尺」被沒收…NG關鍵曝光

台電:爭取經費補貼上千萬民生用戶 盼國會支持預算

台電今天表示,為穩定物價,台電2022到2024年共吸收電價成本逾新台幣2800億元,也在爭取政府撥補預算,將用在補貼超過1400萬戶民生用戶的電費成本差距,降低家庭與企業負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電今天表示,為穩定物價,台電2022到2024年共吸收電價成本逾新台幣2800億元,也在爭取政府撥補預算,將用在補貼超過1400萬戶民生用戶的電費成本差距,降低家庭與企業負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電今天表示,為穩定物價,台電2022到2024年共吸收電價成本逾新台幣2800億元,也在爭取政府撥補預算,將用在補貼超過1400萬戶民生用戶的電費成本差距,降低家庭與企業負擔,為了上千萬民生用戶,盼國會支持台電預算。

台電今天說明,無論任何突發停電事故、風災或地震,為穩定供電,台電永遠衝向第一線。2024年凱米、山陀兒及康芮3次颱風與403花蓮大地震等天災,累計造成超過260萬戶停電,台電出動5萬人次在風雨地動中搶修。

台電表示,台電永遠在風雨中搶修,也盼國會及社會各界支持風雨中的台電。俄烏戰爭導致近年國際燃料價格飆升,為了穩定民生物價,台電自2022至2024年間共吸收電價成本逾2800億元,因而近期爭取政府預算撥補,持續穩定電價、照顧民生,並投入更多穩定供電建設。

台電說明,台灣民生電價每度平均2.77元,仍低於實質成本約1元,等於民眾每用1度電,台電就虧1元,台電因而正爭取政府撥補預算,將用於補貼超過1400萬戶民生用戶的電費成本差距,降低家庭、企業負擔,穩定社會經濟。

台電指出,2020至2023年間,國際多數國家電價皆多次大漲,如法國的民生、工業電價累計調幅達37%、139%;韓國則分別調漲49%、87%。相比之下,台灣住宅用電近3年累計僅調7.1%。

台電強調,俄烏戰爭導致燃料價格飆漲是全球現象,許多國家除了調整電價,也同步藉財政預算補助減輕用戶負擔。例如,2022至2024年間,日本電費補貼約新台幣5500億元,法國則補貼約新台幣7000億元。

台電 電價 電費

延伸閱讀

台電尖山發電廠送暖 辦澎湖清寒獨老圍爐餐會

圖表看時事/四接環評過初審 圖解正反方意見、全台天然氣接收站布局

四接送環評大會 台電曾文生:時間是很大壓力 盼愈快愈好

痛批玩四接「漂綠遊戲」 環團指台電與政府狼狽為奸

相關新聞

加油要快!中油宣布 明起汽、柴油各調漲0.4元及0.2元

台灣中油公司宣布,自明(20)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各調漲0.4元及0.2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

台電:爭取經費補貼上千萬民生用戶 盼國會支持預算

台電今天表示,為穩定物價,台電2022到2024年共吸收電價成本逾新台幣2800億元,也在爭取政府撥補預算,將用在補貼超...

銀行清卡潮竟跟晶片有關 國際發卡組織收費行情大公開

銀行大規模投入清卡,尤其是去年第4季更進入清卡的高峰,為什麼銀行這麼積極投入清卡?答案竟然和晶片有關。由於晶片變貴,使得銀行發卡成本直線上升,不得不清理對銀行並無貢獻的呆卡。 晶片的使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已無孔不入,不只是很多3C產品、高科技產品要運用到晶片,就連我們要使用的信用卡,如果沒有感應式晶片還做不出來。一家主掌信用卡業務的管理高層坦言,因為晶片變貴了,所以使得國際發卡組織現在向銀行收取的每卡成本也愈變愈貴。

川普上任 台灣產業界:區域製造不會改變、須跨足歐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20日展開第2個總統任期,是否加徵關稅以及再重組供應鏈,台灣產業界高度關注。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

本周台股/利空高懸、不確定因素滿檔 要抱股過年嗎?

在台積電法說會報喜之下,上周五台股上漲122點,加權股價指數以23148點作收,周指數上漲136點,漲幅0.59%,周K線翻紅,單周日均量3423億元。上周五還好有台積電的貢獻,大盤重新站回2萬3千點大關,若無台積電的貢獻,加權指數位置已在年線之下。

2030減碳公聽會 2月7日登場

環境部日前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為28±2%,六大部門也擴大減量力道;環境部規劃相關草案公聽會將於2月7日,也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