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攻防 王醒之嘆如進絞肉機 環評制度是不見血的殺戮
四接環評專家初審以「建議通過」、「建議認定不應開發」,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討論。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說,30年前就投入勞工運動,但參與環評議題是新手。他感嘆環評制度是「不見血的殺戮」,真正決定的是主席後面的力量。
台電規畫在燃燒重油發電的協和電廠除役後,轉型為燃燒天然氣電廠,因此要在基隆港嘴外填海造地,興建四接卸收天然氣碼頭,環評初審數度卡關。環境部17日召開第6次初審會議,歷經9小時會議,最終以「建議通過」、「建議認定不應開發」併陳送大會討論。
王醒之事後在臉書貼文「給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的大家」,指能跟大家一起打仗是分恩典,這些日子平常大家柴米油鹽各有庸碌,但大難當頭的時候又可在不同的位置,像小水銀珠子般瞬間融合,前線和後線補給、支援、生產,心領神會的關係令人非常讓人動容。
王醒之表示,30年前投入勞工運動,面對的是階級壓迫的議題,當年勞、資、官、政、法,誰是朋友、誰是敵人,什麼是他以為的善惡不難分辨,就算有時摻入藍綠、統獨問題,論述也不難處理。後來轉身進入草根政治運動,嘗試用「議題政治」擺脫「顏色政治」的糾纏,過程中看到很多政治人物,透過讓人民逐漸失能養大自己。
王醒之認為,17日那場環評,盡管都看得懂「他們」是預先寫好劇本過場,除了少數幾個亮點,大部分情節都如預期發展,他彷彿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送進絞肉機,任誰都很難不掙扎。
他說,環評會議是政治權力透過制度設計後的細緻分工,每個在場中合法的角色,共同編織起來的秩序,堆疊理性、專業、尊重、開放,但就是不討論,所謂的公民參與,就只是讓你「講話」,卻不跟你「對話」。
王醒之說,初審過程中,每個人都曾經有那麼一瞬間心存幻想,「只要我們把道理講清楚,說不定這個制度或許還可以期待」、「讓他們好好討論,搞不好高堂有明鏡」,大家小心翼翼,盡量講道理,「不要讓委員不高興」,這種說不定、搞不好的期待變成心魔,悄悄地影響現場的決定,進而形成最後的結局。
王醒之表示,環評會是「不見血的殺戮」,表面上環評討論的節奏由會議主席掌握,但真正決定節奏的是更後面的力量,而且是合法的力量。反四接陣營心理素質、思想武裝、運動方法、社會論述沒有任何停下來的機會,他在進入50歲的年紀,因此學習成長是不幸中的大幸。他要跟夥伴們說,大家辛苦了,好好休息一兩天,也沉澱一下,但不能冷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