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景氣循環走到哪? 國發會:正朝景氣擴張方向前進
國發會5日宣布,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谷底為2023年4月,收縮期為15個月,整體第15次景氣循環共歷時86個月,當前景氣已邁入第16次景氣循環,並自2023年第二季起,我國經濟成長率逐季回升,正處於朝向景氣擴張方向前進階段,呈現穩定發展。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邱秋瑩指出,我國景氣循環的認定,主要就總體經濟面指標走勢進行研判,此與國際作法相同,並經多項計量方法驗證,以及邀專家學者、政府機關共同研商後認定。
至於我國景氣循環步調是否和國際一致?邱秋瑩表示,「對,差不多」,特別是都經歷過疫情。
景氣循環峰谷的認定為總體經濟上的長期觀察,這種方式強調長期趨勢,避免因短期波動而誤判經濟轉折點,不僅需要透過長時間的數據分析與經濟指標來確認,政府機關經過多項計量方法驗證,財經部會同時也邀集專家學者共同研商。
邱秋瑩指出,台灣當前景氣邁入第16次景氣循環,國發會將密切關注國際經濟情勢與產業景氣變化,並持續精進景氣指標編製與峰谷認定方法。
國發會指出,我國景氣同時指標於2023年4月落底,自2023年5月起已連續20個月上升,累計升幅達12.6%;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則於2023年2月達最低點10分後回升,下半年逐漸擺脫藍燈,加上由於同時指標及燈號自2023年5月起回升逾一年,確認並非短期波動,2024年6月更呈現景氣熱絡的紅燈,景氣回升趨勢明顯。
國發會自2024年8月起即進行景氣循環谷底認定研究,透請學者專家研議,認定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的峰谷,高峰為2022年1月,之後進入景氣循環收縮期,至2023年4月為谷底,收縮期15個月,其間歷經新冠肺炎疫情,整體第15次景氣循環共歷時86個月。
國發會指出,2022年起,全球經濟面臨俄烏戰爭、通膨及升息壓力等挑戰,國際景氣明顯降溫,終端市場需求減弱,產業鏈調節庫存,抑制我國外貿及生產表現,台灣經濟成長率於2023年第一季為負3.47%,是相對低點;2023年第二季起,隨全球經濟緩步復甦、AI等新興科技應用逐漸興起,加以政府普發現金推升消費動能,經濟成長率逐季回升,顯示景氣谷底落在2023年第一季前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