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半導體技術排名洗牌?南韓研究機構:大陸用2年「全面反超」韓

台中市議員古秀英一家車禍!車上6人疑自撞護欄 9旬父重傷腦出血不治

冷氣團來襲!4縣市低溫特報 最冷跌破10度凍到明天

學者分析財報…台電大虧 因高價買電

專家分析資料指出,「購入電力」單價太高是台電虧損主因。圖為已除役的核一廠後方的風機。記者邱德祥/攝影
專家分析資料指出,「購入電力」單價太高是台電虧損主因。圖為已除役的核一廠後方的風機。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電日前公布二○二四年財報,稅前虧損四百一十一億元,營運連續三年虧損,且台電評估今年恐將繼續虧損。不過,根據台電最新出爐的二○二四年自編決算,每度電燃料成本已大減兩成,為何台電去年還是虧損四百一十一億元?專家分析,問題出在台電「購入電力」單價太高,成為台電去年虧損的主因。

二○二二年初爆發俄烏戰爭,引發天然氣價格飆漲,燃料煤也飆高價,台電當年度立即轉盈為虧,二○二二年虧損二二七二億元、二○二三年虧損一九七七億元,台電隨後也調漲國內電價,反映燃料成本。

根據台電決算報告的成本分析,二○二二年每度售電成本中的燃料支出二點六○四二元,二○二三年增加至二點六一六三元,二○二四年則降至二點○八八九元。換句話說,去年的燃料成本單價,還較前年大減百分之二十,顯見國際燃料價格對電價的壓力已經大為減輕。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分析,台電近幾年的虧損,不僅來自於國際燃料價格上漲這件事,還有其他原因。問題就出在台電向民營火力發電廠的購電,以及再生能源的購電價格,都遠高於台電自發電力價格。

他分析,台電自民營火力發電廠購買電力每一度要價三點四六元,但台電自己的火力發電成本才二點八七元,以向民營電廠買了四百五十億度電來計算,台電成本多花了二百六十五億元。

台電買電單價高 製表/陳儷方
台電買電單價高 製表/陳儷方

學者:民間風電貴2.19元

再生能源也是同樣情形,台電自發光電成本每度三點九四元,風力發電成本四點四元;台電購入的光電成本四點八七元,風力發電成本六點五九元,光電比台電自發的貴了○點九三元,風電比台電自發的貴更多高達二點一九元。

葉宗洸指出,去年光電、風電的購電量,分別是一百四十五億度及九十三點五億度,計算下來,台電購買光電及風電額外支出的費用就高達三百四十億元,而購入火力發電及風光電力的額外支出加總超過六百億元。很顯然地,台電高價向民間發電業者買電,正是去年虧損的真正主因。

台電:虧損是因電價低

台電回應,去年虧損的原因仍是因為電價偏低,現在民生用電電價每度平均二點七七元,低於售電成本約一元。燃料成本占電價成本大宗,國際燃料價格雖有回落,但仍處於高檔,近期燃料價格仍高於俄烏戰爭前水準。

俄烏戰爭 台電 電價

延伸閱讀

白甲魚回放谷關壩上游 台電攜和平國中保育大甲溪生態

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追加預算 補台電缺口

泓德、世紀鋼 挑偏價外

影/三重傳台電包商修電桿遭電擊 33歲工人失去生命徵象送醫

相關新聞

退撫基金五年平均報酬率高達9.36% 點名今年須關注這「三大風險」

考試院日前通過銓敘部「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2024年截至12月底止之財務運用情形」業務報告。受惠於AI新興科技表現優異,...

中油:明日起汽、柴油價格不調整

台灣中油宣布,自明(24)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95無鉛汽...

新聞眼/民進黨執拗廢核 全民皆輸

台電連續三年虧損,去年的虧損更加離奇,主因居然是來自於「購入電力」單價太高,為什麼台電一定要從外面購電,歸根結底,還是因...

【重磅快評】「非核家園」被請下神壇了?

有跡象,但應該還沒。全球的返核熱潮,台灣日前也發表新版能源政策白皮書,基調還是非核家園,但用詞已漸調整;標題是非核,文字...

本周台股/關稅戰美股恐慌加劇 台股無法避免跟跌?

利空經濟數據齊發,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收盤同步下挫,台指期夜盤反映美股一路下殺,本周台股跟跌命運是否難避免?分析師表示,市場對美國經濟未來擔憂,由於川普關稅政策還未定案,只要一有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投資人先跑再說,本周台股可關注外資態度,外資期貨淨空單維持2萬5千口,對台股態度不空,是大盤指數的保障。

川普大刀不只揮向關稅 台灣這些貿易障礙恐不會放過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大揮關稅大刀,貿易戰對象掃向所有國家。表面上看起來關稅首當其衝,但是專家提醒,川普簽的備忘錄不只關稅,連外國的「非關稅政策」如果有不公平貿易行為,也別想逃掉。此時台灣該注意什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