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假陽光掰掰…明起變天降溫 下周降雨熱區曝光

台股第一槍!高盛狠降評至中立 這檔科技股納優先買進名單

學者:說服美國損失最大是美商 助台企找多元通路

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華盛頓白宮就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發表講話。(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2日在華盛頓白宮就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發表講話。(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政府應該說服美國,課稅損失最大的是美國廠商,且直接拉高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成本。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指出,美課徵對等關稅是全球性問題,政府應協助台灣企業找多元通路。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課徵稅率為32%。行政院今天說明,這項稅率強烈不合理,並未實際反映台美經貿實際狀況,政院感到高度遺憾,行政院長卓榮泰已經指示與美國嚴正交涉。

連賢明指出,美方是以2024年台灣對美貿易出超除以台灣對美出口總額來計算,而台灣去年在人工智慧(AI)伺服器、AI晶片的表現非常好,對美出超就增加,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比日、韓高,代表台灣去年表現比較好。

連賢明解釋,川普實施對等關稅的目的,在於美國市場對全世界開放,但多數國家沒有對等開放,希望透過對等關稅解決這個貿易不公平的問題。對等關稅實施日期比汽車關稅晚1週,川普是希望能創造機會點,讓各國可以找美國談判,用對等關稅做為起點、成為談判的基礎,這應該是川普的主要目的。

連賢明提到,台灣電子零組件的對美貿易出超約220億美元,其次是AI伺服器約155億美元,兩項合計就占半數,這部分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底下是免稅,川普可能是希望把這些產業拉回美國。

連賢明認為,這些電子產業大部分都是美國廠商,與台灣合作緊密,政府應該說服美國,就這部分課稅,損失最大的是美國廠商;台灣廠商是提高美國在AI與中國競爭的基礎,課稅只是直接拉高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成本。

張建一談及,對等關稅是全球性問題,幾乎所有先進國家、製造業能力較強的國家都在裡面,這與「疑美論」無關,也與地緣政治無關,就是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順差,而日本、韓國與中國可能也都在緊急開會如何因應。

張建一表示,行政院提及的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對產業有支持等3大應對原則,還是適用的,但政府必須持續與美國溝通,因為4月9日才實施,還有1週時間;同時要找出受影響大的產業,讓業者知道談判不可能一次到位,政府也要規劃貸款、補助利息等短期救濟措施。

張建一說明,政府也要協助企業找更多的多元通路,美國約占全球市場的13%、中國約占12%,另外還有75%,像台灣業者對歐洲比較不熟悉,但從疫情的「TAIWAN CAN HELP」,歐洲也慢慢了解台灣,希望台灣企業去投資,雙方做些互惠貿易,還是很多事可做,只是難免會有短期的衝擊。

張建一強調,美國對所有主要貿易國家課這麼重的關稅,一定會反映到資本市場,但台灣投資大眾要有信心,台灣的基本面相當好,台股目前的本益比仍偏低,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要對台灣的經濟、股市有信心。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恐釀經濟大地震 20年來第三次全球衰退迫在眉睫

影/川普對台課32%關稅 陳其邁:未反映台美貿易真實狀況

川普對台課32%關稅 凌濤諷:有政府安心睡

路透更正:川普汽車關稅含車用電腦 不含筆電等

相關新聞

彭博推演關稅戰衝擊四情境 台對美出口 最糟恐減70%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美東2日下午4時(台灣3日清晨4時)宣布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措施,象徵開啟全球經濟風險新時代。彭博資訊根...

富比世億萬富豪榜 林百里是台灣首富

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公布2025年億萬富豪榜,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馬斯克擠下LVMH集團創辦人阿諾特,成...

台電:10月不會報復性補漲 若電價快速調升恐讓物價上漲

電價審議會上周拍板4月電價凍漲,上演決策大逆轉,外界擔憂10月電價出現「報復性補漲」,對此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昨(2)日表示...

美股震盪 專家:經濟軟著陸機率高、投資可把握震盪期

近期美股大幅震盪,面對市場波動,投資策略的靈活性更為重要。施羅德投信指出,全球經濟朝向軟著陸的機率高達75%,企業獲利持...

川普關稅重拳衝擊我國房市? 專家看好長照不動產潛力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將對台灣課以32%關稅,我國以出口為導向,不只引發市場恐慌,更擔憂衝擊房市,行政院長卓榮泰...

川普課台32%關稅 專家:對房產衝擊如「隔山打牛」

美國總統川普於2日公布將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關稅,這一政策可能衝擊台灣各大產業,是否也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專家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