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關稅戰 學者籲台日韓結盟
美中關稅戰持續,未來可能走向脫鉤,台灣角色受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美國若要再工業化,必將解構中國大陸的競爭力,他建議美國應促成台日韓組成策略聯盟。若能成真,台日韓或可確保未來廿年寡占美國市場。
王健全昨在中經院研討會表示,目前看來,川普只有目標,沒有策略,因此選擇「柿子挑軟的吃」,他只要與各國雙邊談判,關起門來各個擊破,但這方式不能套在中國大陸,大陸會翻臉。而且,除了電子資訊業外,美國人的食衣住行育樂都仰賴大陸進口貨品,將來貨品不斷漲價,美國撐得下去嗎?同時川普又與多國為敵,大家開始保護措施,美國還有出口市場嗎?這無疑是對未來美國製造出口市場的封殺。
但他認為,若美國要再工業化,必將解構大陸的競爭力,或需促成台日韓策略聯盟。在九○年代,大陸崛起是依賴日本原料、技術,和南韓的消費性電子、投資,以及台灣的汽車、紡織、半導體等供應鏈。如今台日韓也可助力美國解構大陸的經濟競爭。若能成真,台日韓有機會能確保未來廿年寡占美國市場。
王健全說,美國應對台日韓採取低關稅,甚至以免關稅為誘因,(台日韓)結盟可解決替代大陸原本食衣住行科技的生產,也能一併解決對美龐大順差的貿易問題。若台日韓加碼對美投資,除換取低關稅外,也能以綠色通道、經濟特區方式,以歐洲為出口市場。
中經院中國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佳勳指出,大陸這次明顯與上次不同,主要是大陸這回做足準備,只要川普措施一出,大陸幾乎能在當晚或隔天就提出相應策略,且幾乎都是以「組合拳」回應。
吳佳勳表示,目前許多台商選擇觀望,無所適從。若川普最終維持高關稅,全世界產品都難以賣到美國,這時大陸再去跟其他國家爭取零關稅就會變得重要。如此未來世界格局可能會出現以美國為主和無美國的供應鏈兩種形態,這對台灣最不利,「因為我們可能中國市場供不進去,美國市場也沒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