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近10小時偵訊…貴婦奈奈200萬元交保 戴上電子腳鐐離去

涉吸金上億!貴婦奈奈200萬交保 配戴電子腳環倉促離開北檢

30年以上老公寓屋主注意 內政部曝砸50億補助老宅修繕

內政部預計匡列50億元的特別預算推動「老宅延壽」計畫,在短期內改善住宅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內政部預計匡列50億元的特別預算推動「老宅延壽」計畫,在短期內改善住宅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因應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宅問題日益嚴峻,內政部1日宣布,規劃三年投入50億元特別預算,用於全國老宅修繕,目標延壽500棟老舊集合住宅,首波將鎖定屋齡30年以上、4至6樓且無結構安全疑慮的公寓,優先改善公共空間安全、電線瓦斯管路與無障礙設施,計畫將在今年下半年提報行政院,經核定後可立即推動。

內政部今日召開部務會報,由國土管理署報告「老宅延壽規劃」。國土署主秘歐正興說明,4月24日行政院已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內政部預計從條例中編列50億元預算,從2025年至2027年推動老宅延壽專案,目標透過補助方式協助民眾改善居住安全與無障礙設施,同時帶動建築、營建、室內裝修等相關產業。

歐正興表示,多數四到六樓的老公寓存在電線、排水與燃氣管線老舊問題,對住戶安全尤其是長者生活造成風險,因此本次補助特別強調「內外兼修」,戶外以電梯加裝、外牆修繕為重點,戶內則以電線、瓦斯、水管等安全管路更新為主,並結合衛福部長照3.0推動扶手、無障礙設施,及經濟部ESCO智慧節能方案,整合跨部會資源,建立安全又節能的居住空間。

國土署主秘歐正興出席記者會說明。圖/內政部提供
國土署主秘歐正興出席記者會說明。圖/內政部提供

為推動計畫落實,內政部將補助地方政府設立「老屋機能復興專案管理顧問團」,負責政策宣導、民眾意願整合、申請輔導及初步審查,並由地方政府主責最終審核,4月7日內政部已邀集地方政府開會討論審查流程,盼中央與地方協力推動,提高行政效率。

內政部強調,未來也將檢討是否擴大補助對象,但目前仍聚焦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因這類建物對長者而言,行動極不便利,急需改善,此次修繕策略也將納入「2050淨零碳排」方向,新工法與新材料可望減少60%至70%的建築碳排與廢棄物,避免拆除重建的環境衝擊。

次長吳堂安補充,「人會老、房子也會老」,早年興建的大量老公寓如今已成為住宅安全與生活品質的挑戰,內政部此次推動延壽計畫,不僅能改善長者的居住條件與社區無障礙環境,也有助於活化都市機能與促進在地就業,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特別預算審查,讓內政部得以向行政院正式提案、經核定後即刻展開施作。

老宅延壽補助項目可選配。圖/內政部提供
老宅延壽補助項目可選配。圖/內政部提供

內政部 老宅

延伸閱讀

民政處長濫用個資 梁文傑:戶政、出入境、兵役對岸有興趣

高雄市府遭控助攻財團土地煉金 都發局長吳文彥親自按鈴提告

地方民代勾搭不法集團破壞環境 卓榮泰:一律嚴查嚴辦

男子涉偽造內政部主任秘書派令 新北檢偵辦起訴

相關新聞

績效全面轉負!川普關稅衝擊 三大政府退休基金3月合計大虧2,199億

受到美國新政府關稅政策消息衝擊,衝擊市場表現,我三大政府退休基金績效全面轉為負數。包括勞動基金、國民年金保險基金、以及公...

製造業無薪假升溫!三家通報近300人 部分業者反映將受關稅衝擊

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有131家、2,266人實施無薪假,較上期增加21家、584人,主要是製造業無薪假增加...

責任業者納管倒數!塑膠襯墊、泡殼7月起依法申報繳費

為考量平板包材(含塑膠襯墊、泡殼)責任業者執行實務需求,環境部修正「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

財政部:近4年台美服務貿易由長期逆差轉趨平衡

財政部今天指出,台灣對美國服務貿易由長期逆差,近4年轉為大致平衡,以運輸順差擴大為主因;逆差主要項目則以智慧財產權使用費...

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 中油5月桶裝瓦斯價格不調整

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台灣中油公司宣布,自2日凌晨零時起,5月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

30年以上老公寓屋主注意 內政部曝砸50億補助老宅修繕

為強化台灣面對國際變局的韌性,行政院4月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內政部1日宣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