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 中經院4月PMI轉為緊縮

中經院昨天發布四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與中國大陸形成對峙,四月PMI指數中斷連續二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回跌至百分之四十八點九,對未來半年展望指數則暴跌二十三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十六點○,創二○二○年二月新冠疫情後最大跌幅。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大部分廠商被川普關稅政策嚇到,不能說是極度悲觀,但都轉趨觀望。另有學者直言,「拉貨期還在,悲觀會發生在九十天緩衝期之後」。
中經院指出,PMI五項組成指標中,領先指標的新增訂單指數,由二○二四年七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驟跌九點三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十七點五。生產指數亦中斷連續二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八點三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十七點五。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大跌並轉為緊縮,是本月台灣製造業PMI轉為緊縮的主因之一。
連賢明表示,前三個月有看到拉貨潮,反映的是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前廠商先做準備,四月下跌反映大部分廠商被關稅政策嚇到,不能說是極度悲觀,而是廠商變得比較保守觀望,要看九十天後續如何做,廠商也要跟國外廠商溝通如何計算關稅。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也說,四月PMI掉下來,主要是因為三月之前的拉貨太強,未來有九十天緩衝期,拉貨期會慢慢拉,生產指數不會太悲觀,「悲觀會是九十天緩衝期之後,所以未來半年展望大家都很悲觀。」
簡錦漢分析,電子零組件、半導體等高單價產品的拉貨潮應可以拉到六月中旬,因為這些產品都走空運,但是體積較大的機械設備,多半都是採航運,這部分的拉貨潮可能到五月中就差不多,之後出貨會比較保守。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表示,「目前除蘋果供應鏈積極拉貨,其他則拉不動」。至於未來六個月展望狂跌,他認為,「業者是保守不是恐慌」,四月是出現轉折的第一個月,可能是資訊太通透,有時廠商會反應過度,下個月的數據,會是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