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教宗表態挺烏克蘭!舊訪問曝譴責俄入侵 立場鮮明有別於方濟各

依然自己開車、到各地旅行 102歲營養學教授分享7長壽秘訣

NBA/愛德華飆36分、藍道大三元 灰狼第四節摧毀勇士

稅率提高一定能多收錢?有錢人不是綿羊等著被剃毛:冰島減稅後反而多收

稅務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稅務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儘管「富人」財富的沒收與重分配政治上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實際上能實踐多少,取決於「富人」有多麼像棋盤上的棋子般任人擺布而不會有任何反應。

如果「富人」能預見重分配政策並做出反應,政策的實際成果可能將迥異於預期。

在絕對君主制度或極權獨裁的國家中,政府可以毫無預警地突擊,對經常被當做沒收對象的「百萬、億萬富翁」實施大規模的財富沒收。

但是,在民選政府國家,沒收性課稅或其他形式的沒收規定在付諸法律落實之前,必須經過公開提案,隨著時間過去向選民爭取足夠的政治支持。

如果那些「百萬、億萬富翁」對所有動靜不是漠不關心,就很難對即將臨頭的沒收和重分配政策全然無所知覺。我們也不能假設他們會像綿羊一樣,乖乖等著被剃毛。

當「富人」預警到財富將會被大規模沒收之際,他們可以選擇的其他出路,最明顯的有:(一)把財富投資於免稅的有價證券;(二)把財富移出稅收管轄地;或是(三)自己離開稅收管轄地。

在美國,稅收管轄地可能是城市、州或聯邦政府。各種避稅方式都可能會為「富人」帶來一些成本,如果他們的財富形式是不可移動的資產,像是鋼鐵廠或連鎖商店時,或許也難逃沒收的劫運。

但是,如果是當今全世界各地全球化經濟體裡的流動資產,那麼他們只要點幾下滑鼠,大量的資金就能透過電子的方式,從一個國家轉移至另一個國家。

也就是說,在某個司法管轄區提高「富人」稅率的實際結果是一個事實面的問題。

結果不一定可預測,潛在後果可能會、也可能不會讓沒收計劃可行。

提高稅率X%無法保證稅收增加X%—結果甚至可能完全沒有增加。當我們從理論和辭令轉向著眼於史實,就可以檢驗社會正義願景外顯與內隱的假設。

歷史

十八世紀時,英國對美洲殖民地課徵新稅是一系列事件的引爆關鍵,而這一連串的事件最終的結局是殖民地宣布獨立,成為美利堅合眾國。

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當時在英國國會指出:「你的計劃沒有收到一毛錢;只帶來了不滿、混亂、不服從⋯⋯」

美國人不是大英帝國棋盤上任其擺布的棋子。

美國的獨立不只剝奪了英國在美洲殖民地新開徵的稅收,也剝奪了原本已經開徵的其他稅收。

官方稅率提高導致實際稅收減少,這絕對不是唯一的一次。

稅率與稅收

幾個世紀之後,美國也上演了類似的稅收管轄區大出逃。

例如,馬里蘭州對年所得達100萬美元的州民提高稅率,預期可以增加超過1億美元的稅收。

但是到了2008年,新稅率開始生效時,這個課稅所得級距的州民人數已經從接近8,000人減少至不到6,000人。

稅收不但沒有一如預計增加超過1億美元,實際上反而減少了2億多美元。

無獨有偶,2009年奧瑞岡州提高了年所得達25萬美元居民的所得稅稅率,最後所得稅收也是不升反降。美國人仍然不是任憑擺布的棋子。

然而,不是只有美國人才會這樣。當其他國家大幅提高(甚至只是威脅提高)高所得者的稅率,期待藉此增加稅收時,政策有沒有效果不知道,納稅人倒也是會做出同樣的避稅行為。

例如,英國在推動這類計劃之際,《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就報導道:在英國計劃把最高個人稅率提高到51%之後,有一批避險基金經理人與其他金融服務專業人士正在撤離英國⋯⋯律師估計,過去一年轉移到瑞士的避險基金規模已經接近150億美元,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避險基金跟進。

反過來說,稅率降低,稅收也不一定會減少。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人都不是沒有反應的棋子。

就像高稅率會驅離個人、企業和投資一樣,低稅率也會吸引這些單位。1991年至2001年間,冰島的企業稅率從45%逐漸降低到18%,稅收也隨之增加了兩倍。

在美國,免稅的有價證券是高所得者顯而易見的避稅途徑。

聯邦所得稅率在威爾遜總統執政期間大幅上升,結果應稅所得達到30萬美元的申報人數從超過一千人(1916年)降到不足三百人(1921年)。

聯邦所得稅最高稅率在1920年時是73%,到了1928年降到25%,而自1920年至1928年期間,所得稅收不但總額增加,年所得達100萬美元人口對稅收的貢獻比例也增加了,從1920 年的不到5%到1928年增加為15.9%。

1920年代,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AndrewMellon)倡議降低稅率時指出,富人把大量的資金投資於免稅證券,這些證券的報酬率低於其他需課稅的證券。

儘管免稅證券的報酬率較低,但是當最高稅率為73%時,投資於免稅證券還是合理之舉。

不過當最高稅率變成25%,許多高所得者就有理由轉而投資報酬率較高的證券,雖然報酬要課稅。

(本文摘自感電出版《不平等的錯覺》,作者:湯瑪斯・索威爾)

所得稅 避險基金

相關新聞

政治不追求真相而是選票!免費福利越多、代價越高:通膨讓窮人付出最多

政治上,政府「免費」提供各項全民福利這種成本高昂的提案,對有些選民來說可能非常有吸引力,因為有人認為—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是真是假—政府增加的成本是由向「百萬、億萬富翁」徵收更多稅收來支應的。 從社會正義的角度來看,有些選民或許會認為這是合宜的結果,但合宜性無法排除可行性的問題。 政治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選票。 對政治人物而言,只要大部分選民相信這些辭令,他們就成功了。 但是,從公眾角度來看,既然「百萬、億萬富翁」不一定會乖乖配合,政府免費大放送的福利政策成本會由「百萬、億萬富翁」所繳的稅來吸收的這個說法,就是一個非常需要實證檢驗的立論。 那些以為自己從政府拿到的「免費」福利是由別人買單的人可能會發現,由於通貨膨脹,最後為這些福利買單的人是他們自己。

稅率提高一定能多收錢?有錢人不是綿羊等著被剃毛:冰島減稅後反而多收

儘管「富人」財富的沒收與重分配政治上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實際上能實踐多少,取決於「富人」有多麼像棋盤上的棋子般任人擺布而不會有任何反應。 如果「富人」能預見重分配政策並做出反應,政策的實際成果可能將迥異於預期。 在絕對君主制度或極權獨裁的國家中,政府可以毫無預警地突擊,對經常被當做沒收對象的「百萬、億萬富翁」實施大規模的財富沒收。 但是,在民選政府國家,沒收性課稅或其他形式的沒收規定在付諸法律落實之前,必須經過公開提案,隨著時間過去向選民爭取足夠的政治支持。 如果那些「百萬、億萬富翁」對所有動靜不是漠不關心,就很難對即將臨頭的沒收和重分配政策全然無所知覺。我們也不能假設他們會像綿羊一樣,乖乖等著被剃毛。

工具機Q2有戲 和大、程泰等看好急單效益 下半年保守

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升值等雙重利空夾擊,台灣工具機產業下半年變數增多,包括和大集團、程泰集團、東台集團及上銀集團等,下半...

邁入非核家園 台電鼓勵核能單位員工轉火力電廠歷練

核三廠2號機將在17日停機,屆時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目前台電核能事業部約75%人力辦理核電除役工作,隨著業務調整,...

核三2號機17日停機 台電:燃氣新機組、綠能穩供電

台灣目前核能發電占比約3%,核三廠2號機將在17日停機除役,核電歸零。台電表示,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加入供電...

市場充斥不確定因素 精密機械與工具機業者暫緩報價接單

美國對等關稅陸續進入談判,面對新台幣匯率狂升,市場充斥不確定因素,不少精密機械與工具機廠商最近都暫緩報價接單,業者說「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