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母親節最強優惠大集合!超過30家品牌 免費牛排、蛋糕、飲料買一送一統統有

不用買AirPods Pro 3…現在先買AirPods Pro 2!外媒曝3原因:不用等了

印巴衝突再升溫!巴總理召開核武決策機構會議 印度關閉境內32座機場

新聞眼/美中談判主戲 台灣恐淪備案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從美對英關稅維持10%,鋼鋁關稅降至0%,並提供英銷美汽車每年10萬配額適用較低稅率等可見,美國對民主國家關稅豁免機率高。記者林伯東/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從美對英關稅維持10%,鋼鋁關稅降至0%,並提供英銷美汽車每年10萬配額適用較低稅率等可見,美國對民主國家關稅豁免機率高。記者林伯東/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宣布重大貿易協議,但白宮記者會卻晚了四十分鐘還沒開始,讓所有屏息以待的記者都捏了一把冷汗,深怕雙方沒有談妥,就要鬧出烏龍。所幸記者會最後順利進行,美國與英國宣布貿易協議,一切行禮如儀。

英國方面或許也大感意外,畢竟原來預期是希望在十九日的歐英峰會前完成任務。由此可見,川普政府並不輕鬆,急於在九十天內完成與各國之間的談判,甚至川普近來也換了一套說法,指協議最終是否達成沒有關係,美國會做最後的決定,形同在說美方不肯承擔延長暫緩期的壓力。

對於美國的著急,台灣看著也急;美方擔心在九十天內無法完成貿易談判,台灣則擔心在九十天內排不上貿易協議的班車。不過,美英貿易協議或許有台灣可以參考、借鏡之處。

首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財政部長貝森特很明顯是目前美國貿易談判的核心人物。美英此次達成共識,主要由盧特尼克負責談判,可見川普政府採分區防守,有很明確的分工;在英國、澳洲、印度、南韓和日本這五大重點國家中,由貝森特負責亞洲地區、盧特尼克負責其他地區。

經濟體的大小則對應美國的重視程度,英國雖然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盧特尼克發言時首先提到,英國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另外,英國雖然成功與美國達成協議,但百分之十的對等關稅並沒有出現調整,顯然百分之十是美方的底線,關稅稅率談的再低也不會低於百分之十。

了解上述背景後,就可以觀察英國到底付出了什麼?美國的要求不外乎:降關稅、取消非關稅障礙、開放市場和增加投資四大項,英國除了在關稅部分沒有變動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滿足到美方的訴求。

對台灣來說,不但要準備投資美國已經明示的天然氣等項目,美國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日前點名的汽車、美牛美豬、基改食品和馬鈴薯片等,看來都難逃美方開放的要求。

台灣能否談成有利的貿易協議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中國大陸,二是時間。美中接下來若談判順利,台灣的機會勢必隨之遞減,一方面中國大陸是最大的經濟體,另一方面則是美方恐不願太快與台灣達成協議,以討好中國大陸。

如果美國未能在七月九日前簽署多項貿易協議,台灣有可能成為川普政府拿來應急、展示成果對象之一,但如果美國談判順利,台灣則變得無足輕重。

川普 美國 英國

延伸閱讀

關稅大幅調降?川普發文喊開放市場:對大陸80%關稅似乎很合理

暗示晶片關稅?川普嘆:若課50或100%關稅「就不會跑去台灣」

川投顧再現?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晶片被台灣偷走」川普喊當年就該課50~100%關稅!網嗆:快點課滿

相關新聞

新聞眼/美中談判主戲 台灣恐淪備案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宣布重大貿易協議,但白宮記者會卻晚了四十分鐘還沒開始,讓所有屏息以待的記者都捏了一把冷汗,深怕雙方沒有談...

加油再等等!下周汽油再降1.1元、柴油1.2元

加油再等等!受國際油價下跌、台幣兌換美元上漲影響,國內油價繼本周汽油每公升調降1.1元、柴油1.4元後,下周汽油將再調降...

經濟部長郭智輝訪美出席SelectUSA峰會 將訪問德州

經濟部表示,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出發前往美國,共同出席美國商務部在華府舉行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In...

美債ETF遭雙打擊血流成河 專家:應變3關鍵風險

儘管新台幣匯價歷經5月2日及5月5日的戲劇烈升之後,目前暫時回穩,但此波劇烈波動不僅衝擊出口產業與壽險業,也讓投資美元資產的散戶投資人明顯感受到短期匯損壓力。眾多美元資產中,美債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高檔震盪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夾擊,近期表現相對疲弱,投資人信心亦受到考驗,接下來該如何應變?

理財線上/放大勞退金 新制帳戶不急請領賺分紅

勞退新制是勞工除了勞保老年給付之外,另一筆重要的退休金,相較於勞保有破產危機,勞退新制退休金則是毫無風險,因此勞工放大勞...

關稅衝擊 經長:健康產業要放眼世界

二○二五生策年會昨日舉行,現場生醫界人士雲集,科技業人士如廣達創辦人林百里等,也在與會之列。經濟部長郭智輝發表專題演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