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暫時停火不見得能長治久安 董瑞斌對後市看法「審慎樂觀」

儘管美中已達成關稅戰90天暫時停火的協議,但未來經濟情勢變數仍多,兆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董瑞斌今日受訪時指出,川普的看法多變,隨時有新狀況出現,尤其倘若美國年底的雙赤字問題仍無改善,屆時無法保證美國是否又有其他的新措施,另外儘管中美暫簽協議,彼此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歧見,因此他以「審慎樂觀」表達對後市的看法。
董瑞斌在出席兆豐文教基金會和中華迷你棒球協會舉辦捐贈棒球球具活動之後接受媒體訪問。董瑞斌認為,4月金融業獲利減少,主要來自對等關稅的影響,現在由於美國與中國在未來90天緩和,有助於國際金融市場和經濟的穩定,希望今年下半年市場繼續回到正常的軌道;對於金融業的影響,他認為,重點應放在關稅對各國的經貿影響,以及對股匯市的動盪採取對策。
董瑞斌分析,關稅對於產業競爭力的影響,重點來自於對比其他競爭對手的關稅。他也指出,經貿上有幾千幾萬種不同產品,產品是否有國際競爭力是對台商影響的關鍵,有競爭力的較能把價格轉嫁,否則,就必須轉單到其他國家,這時也會有國與國之間的不同替代關係。
他接著指出,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則是若課徵關係造成對出口不利的狀況,很有可能就會把供應鏈再移轉到其他國家。
談到關稅對不同產業的影響,董瑞斌舉例,像台灣的鋼鐵和鋁業的出口關稅本來就是25%,倘若中國這些產品加上關稅,對台灣而言反而增加競爭力;另外,若是ICT產業,台灣本來沒有被課關稅,不加關稅則更好,因此,關稅是要看相對性,要看該產品,以及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關稅對比如何,大原則是只要不比競爭對手的稅率高就好。董瑞斌也認為,比起中小或大型業者的區分,衝擊的多寡主要仍在於產業的不同,例如石化業,鋼鐵業、面板業等,先前即使大型集團都面臨對岸低價傾銷的衝擊,現在關稅的影響也是一樣,不會分業大小,端視產業的不同。
展望金融業下半年獲利,董瑞斌以「審慎樂觀」形容,尤其他指出,就算接下來川普和日本、歐洲、澳洲、台灣、韓國等都達成協議,但卻無法在年底解決赤字問題,很有可能美國又有其他的方式出爐。
而被媒體問及兆豐身為美元清算行,是否承受匯率風險?董瑞斌指出,兆豐只是清算行,類似於客戶交易買賣的平台,因此,不會像壽險公司手握資產,手上的美元都是來自客戶買賣,兆豐銀除了本身投資美債之外,所持有的美元資產部位也極其有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