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佳龍證實 林昶佐將出任駐芬蘭代表

拜登罹癌/早期幾乎無症狀!高齡男性殺手「攝護腺癌」多吃2類食物有助預防

台股小跌57.36點開出 台積電一度觸990元

陸對台聚甲醛課反傾銷稅 經部:協助分散市場

大陸商務部18日公告對原產於台灣及美、歐、日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認定皆存在傾銷,將自今日起課徵反傾銷稅。(新華社)
大陸商務部18日公告對原產於台灣及美、歐、日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認定皆存在傾銷,將自今日起課徵反傾銷稅。(新華社)

大陸商務部昨(18)日公告對原產於台灣及美、歐、日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認定皆存在傾銷,將自今日起課徵反傾銷稅。其中台灣寶理稅率3.8%、台塑稅率4%,其他台灣公司稅率則為32.6%。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部昨日表示,今年前四月台灣出口至大陸的POM金額約2,013萬美元(約新台幣6.07億元),已年減25.5%,未來將持續協助石化業者分散市場,採取異業結盟,邀請海外買主來台採購洽談、加強數位行銷等作法,協助業者爭取海外商機。

業界指出,台塑今年第1季來自POM的銷售業績約5.3億元,僅占全公司首季營收1%,公司評估影響相當有限。此外,台塑稅率為4%,但其他台灣同業被課最高32.6%,日本、美國稅率也都明顯較高,台塑稅率相較之下較低,對公司未來拓展POM業務反而更具優勢。

大陸商務部去年5月19日公告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及日本的進口POM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當時正值賴清德總統就職前夕,備受外界矚目;今年1月16日初步裁定存在傾銷後,大陸商務部昨日發布終裁結果,認定存在傾銷,時間點緊鄰賴總統就職一周年,引發關注。

共聚聚甲醛是一種熱塑性工程塑膠,廣泛應用於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台灣的聚甲醛是中國大陸第四大進口來源,次於歐盟、南韓、美國。

大陸商務部昨日發布公告,終判原產於美歐台日的進口POM存在傾銷,「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建議作出決定,自今日起對上述地區的POM徵收反傾銷稅,期限五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與大陸關稅戰稍緩的美國面臨最高稅率,泰科納(Ticona)與其他美國公司稅率高達74.9%。歐盟的塞拉尼斯(Celanese)與其他歐盟公司稅率皆為34.5%;日本的旭化成稅率為24.5%,寶理及其他日本公司稅率為35.5%。台灣稅率相對低。

聚甲醛原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大陸對台零關稅項目之一,不過因屬大陸自去年6月15日起中止ECFA關稅減讓的134項產品之一,已不再適用優惠稅率。

此次陸方對聚甲醛課徵反傾銷稅,是近來首度對台灣經貿方面出招。大陸曾在2023年底認定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去年10月曾稱因民進黨當局未採取任何實際措施取消對大陸貿易限制,正研究採取進一步措施。但截至目前陸方尚未宣布進一步舉措。

(記者陳宥菘、黃雅慧、謝柏宏、江睿智)

反傾銷稅 甲醛

延伸閱讀

羅馬尼亞總統決選登場 牽動歐盟團結及國家經濟

大陸對台聚甲醛產品課反傾銷稅 經部:助業者分散市場

中國課徵共聚聚甲醛反傾銷稅 台灣稅率最低影響有限

錢越存越薄 大陸「存款特種兵」正漸退場

相關新聞

關稅戰衝擊 消費轉向小而美 看口紅效應就知道

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引起一連串景氣波動,外在大環境的改變,也讓民眾對於經濟前景採取保守觀望態度,連帶也影...

小客車降關稅17.5%降至0% 衝擊8.26萬人就業

台美現正進行關稅談判,小客車市場開放面臨壓力。據經濟部稅式支出評估報告,一旦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17.5%降至0%,推估稅...

陸對台聚甲醛課反傾銷稅 經部:協助分散市場

大陸商務部昨(18)日公告對原產於台灣及美、歐、日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認定皆存在傾銷,將自今日...

環部初步決定 不徵收資源循環促進費

環境部將推出《資源循環推動法》,預計今年下半年送立法院審查。新法原計畫徵收「資源循環促進費」,產業界憂心與碳費重複徵收,...

台美關稅談判!小客車稅率調降 經部擬定3部曲

台美現正進行關稅談判,小客車市場開放面臨壓力。經濟部完成的稅式支出評估指出,一旦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百分之十七點五降至零,...

被徵反傾銷稅稅率優於同業 台塑更具優勢

大陸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進口聚甲醛共聚物(POM copolymers)課徵反傾銷稅,被點名傾銷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