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與美第4輪談判...鄭麗君率團展新一輪磋商 政院曝:盼解決貿易分歧

足球/足協祭重處!周台英處分出爐 註銷教練證並逐出球壇

2025全球最強護照排名「這1國」蟬聯榜首 台灣「持139個免簽」名次曝光

台美擬合建太空港 迎兆元商機 華通、元晶、事欣科、耀登利多

美國在台協會(AIT)於臉書發文指出,台美可望啟動「太空港」合作,台北與休士頓間的旅行時間可望藉此縮短至2.5小時。圖為休士頓太空中心。記者胡瑞玲/攝影
美國在台協會(AIT)於臉書發文指出,台美可望啟動「太空港」合作,台北與休士頓間的旅行時間可望藉此縮短至2.5小時。圖為休士頓太空中心。記者胡瑞玲/攝影

美國在台協會(AIT)於臉書發文指出,台美可望啟動「太空港」合作,台北與休士頓間的旅行時間可望藉此縮短至2.5小時。業界看好這是台美太空產業大突破,相關商機上看兆元,華通(2313)、元晶、事欣科、耀登等台灣太空關鍵元件「四大天王」迎來大商機。

業界分析,台灣已在航太衛星產業嶄露頭角,以低軌衛星為例,昇達科、啟碁等取得一席之地。要把火箭送上太空,品質要求更嚴格,單價也更好,引動的商機包括零件、基地站、後勤保養維修等,助益台廠甚大。

台灣太空關鍵元件「四大天王」各在其所屬產業居要角,華通為全球高密度連接板(HDI)龍頭,元晶是台灣太陽能模組一哥,事欣科是專精航太領域的工業電腦大廠,耀登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衛星軟硬體整合能力的業者。四家廠商均有太空產業供貨實績,深獲國際大廠肯定,將搶下第一波商機。

AIT表示,台美太空合作從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持續拓展更多可能性。若透過亞軌道飛行,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可望由目前的13到16小時,縮短至2.5小時。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已擁有合法太空港執照,若展開合作,初期可能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隨著技術成熟,再考慮載人飛行。

美方期盼與台灣共建太空港,太空商機再度成為市場焦點,台灣太空關鍵元件「四大天王」都準備好了。

華通的硬性電路板已在航太領域闖出一片天,具有先行者優勢,並領先在泰國開出產能。該公司目前正積極開發藍海產品,以發展衛星通訊、AI伺服器、資料中心與光通訊等應用業務。

華通正積極開發主要成長動力產品,包含資料中心與高速傳輸、衛星通訊設備應用、汽車電子產品等,並且把太空開發領域等列入長期發展計畫。

事欣科近年穩步擴大航太相關業務,其產品應用從商用航空機上娛樂設備到軍用航太等級國防電子組件,知名的好奇號(Mars Rover)火星車與太空站等航太設施皆有採用事欣科產品。事欣科也間接打入SpaceX供應鏈,主要用於衛星通訊,包括PCB、PCBA、機電整合及系統組裝等。

火箭與衛星要上太空,電源電力不可少,太陽能是主要來源之一。元晶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品已跟著SpaceX上太空,後續也可望擔綱「太空港」載具太陽能發電供應要角。

目前有不少火箭採用太陽能發電,由於太空等級零組件是航太產業中難度最高的類別,加上許多驗證流程必須通過,且太空環境相當嚴苛,因此零組件的可靠度相當重要,元晶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深獲SpaceX肯定,也將搶食台美太空港商機。

航太 太陽能電池 太空

延伸閱讀

台美共建太空港 華通、元晶、事欣科、耀登 太空四大天王迎兆元大商機

台美合作開發太空港? 張競:「速食麵」合作計畫要審慎

屏東九棚被點名具太空港潛力 鍾佳濱:越靠近赤道越好

太空港成外交合作新亮點 美國發展為何重點一次看

相關新聞

撥補千億落空仍盼社會支持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人是英雄錢是膽

立法院日前通過特別條例,不過將撥補台電千億項目刪除。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現在在談的補貼是過去抗通膨所累積虧損,若有補貼...

馬鐵英:台灣5450億特別條例轉成預算 將提升GDP約0.5到1個百分點

星展集團預估,台灣第2季GDP成長可能大幅超出預期,達到6.8%。展望下半年,經濟成長將放緩,3Q估3.7%,4Q為0...

【重磅快評】台電金雞母淪乞討 這樣也能馬維拉?

外界指高價購買綠電是台電虧損主因,台電指買綠電非台灣獨有,而且始自馬前總統任內。馬政府確實以躉購制度發展綠電,但補貼金額...

台電:優先推動省道電纜地下化 地層下陷區不適合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外界掀起電纜地下化討論,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天表示,西部沿海地區地層下陷淹水難退,得抽完水才能修復,...

星展:上調今年台灣GDP成長預測至4%

星展銀行舉辦今年第三季經濟展望線上記者會,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上調2025年的台灣GDP成長預測,從3%調升...

關稅政策+美科技股財報登場 「槓鈴式布局」降投組波動兼顧增長

隨著美股即將迎來科技七巨頭的財報重頭戲外,關稅政策的寬限期亦將結束。面對當前政策風險與經濟不確定性,預料全球股市波動再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