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中華隊得點圈14打數僅2安仍9:1擊退南非 開胡保第一直接晉級機會

經典賽/我史上首支場內轟!宋晟睿化身超跑 15秒繞回本壘

第一銀行 2025 全球經理人會議 董座:金融業面臨三挑戰

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聯合報系資料照
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聯合報系資料照

第一銀行2025年全球經理人會議於今(22)日召開,300多位總行及海內外分行高階主管齊聚一堂凝聚共識,董事長邱月琴表示,2025年第一銀行訂出「攜手超越‧永續創新」的策略主軸,期許所有經理人秉持勇於挑戰的精神,攜手合作,超越自我,再創佳績。

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邱月琴指出,通膨逐步緩解雖帶來樂觀情緒,但第一,貿易戰升溫的疑慮,加上第二地緣政治風險與第三科技快速變革,金融業面臨更多挑戰與機遇,第一銀行必須提升風險意識,以敏捷應變力迎接市場變化,因此訂定「攜手超越‧永續創新」為今年的經營主軸,期盼能凝聚全行向心力,帶領團隊再創新高。

在全球經理人會議一開場,邱月琴即表示,第一銀行2024年稅前淨利292.43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年增26.15億元,這都要感謝全體同仁的付出與貢獻;除財務績效成績亮眼外,各項業務推展也有優異表現,不僅中小企業放款連續15年蟬聯龍頭寶座、海外據點數及iLEO數位帳戶續居公股銀行之冠,永續發展及公平待客位居業界領導地位,高資產財富管理資產規模(AUM)更首度躍升業界第一。

「隨著AI時代來臨,企業和個人都應該保持開放心態!」邱月琴說,第一銀行將以客群需求為導向,善用數位資源,持續學習,並跟緊臺商供應鏈的腳步,跨區整合銀行資源,朝向「利基型、區域型、數位型、低碳型」幸福銀行的四大願景穩步前進。

邱月琴最後勉勵與會的海內外經理人,身為分行的領航者,必須樹立誠信、正直、守法的當責榜樣,並以尊重、理性領導團隊,營造公平與健康的職場環境;同時經理人應持續自我精進、勇於挑戰,持續育才、留才,帶領分行及團隊穩健成長。

另外,會議當天特別邀請勤業眾信執行副總經理江榮倫進行「誠信經營與問責管理」專題演講,增進經理人了解自身責任進而承擔責任,培養「當責」的管理思維,以身作則落實誠信經營。

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於會議中逐一就經營績效回顧、經營環境發展趨勢及全行經營策略方向進行報告,並提點今年各項業務推展亮點,勉勵各經理人成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要勤於接觸、勤於管理、勤於學習、勤於練習,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中保持領先。

另外為落實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永續經營,李嘉祥以第一銀行的FIRST五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全方位服務(Full-service)」、「社會影響力(Influence)」、「經營永續韌性(Resilience)」、「誠信經營(Sincerity)」及「人才發展(Talent)」等五大面向,打造第一銀行永續發展推動藍圖,展現從銀行本業出發,攜手客戶建構永續未來的決心。

李嘉祥表示,為讓全體經理人在業務推展上有所依循,第一銀行具體提出「創造價值開啟新局」、「掌握市場突破框架」、「智慧創新轉型超越」、「活用資本遵法防詐」及「永續領航建構未來」等五大策略方針,期許全體同仁要追求卓越、攜手合作、不斷創新,提供客戶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第一銀行

延伸閱讀

安聯投信:台股利空暫淡化 周線收紅

文化部長李遠上任9個月 最大快樂來自部內團隊

桃園天際線加速器基地開放申請 最高可領50萬獎勵金

財部准劉佩真辭呈 台企銀董事會明將選任李國忠為代理董事長

相關新聞

第一銀行 2025 全球經理人會議 董座:金融業面臨三挑戰

第一銀行2025年全球經理人會議於今(22)日召開,300多位總行及海內外分行高階主管齊聚一堂凝聚共識,董事長邱月琴表示...

永續先行者聯盟 拚產業議合

第三屆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昨(21)日啟動,本屆目標是今年前達成金控對投融資高碳排(前60%)企業擇定半數以上議合。國泰金...

台企銀劉佩真解任董事

財政部昨(21)日發函解任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的法人董事職務,今日生效,台企銀預定下周一(24日)開臨時常董會推選總經理李...

中信贊助棒球經典賽資格賽

力邀基層球員觀賽,偕同球迷見證經典。中國信託銀行獨家冠名贊助2025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區資格賽(WBC),力挺中華隊爭...

在職最後一天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打破沈默發出公開聲明

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的請辭今日生效,台企銀發出公告,劉佩真已請辭法人代表,而劉佩真也首度對外打破沈默,對外發出首份公開聲明...

高鐵競標、富邦引資花旗 蔡明忠為陳玲玉站台國際通商50周年酒會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今晚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創所50周年紀念晚會,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更親自到場致詞,他回顧包括高鐵案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