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芯只是掛名?外媒爆華為「不想押注」 AI處理器全靠台積電

不是靠運動!日本人榮登「全球最瘦」 醫曝4關鍵:肥胖率僅4%

網路投保旅平險大鬆綁 附加實支實付險、不便險和旅綜險開放家人互保

金管會15日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15日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昨(15)日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即日起,民眾可幫自己的父母、子女等線上投保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旅遊不便險和旅綜險等四大險種,換言之,家人間可互保,大舉提升家庭旅遊投保的便利性及網路投保動能。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首季保險業網路投保235萬件中,旅平險就占了99萬件、約有逾四成銷售量,顯示民眾已習慣線上投保旅平險。

惟目前旅平險網路投保受限「要保人(付保費者)=被保險人」,若要非本人投保,父母只能幫七歲(不含)以下未成年子女,或是被保險人得採用自然人憑證做「意思表示」。

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坦言,依《保險法》105條規定,要保人要替第三人投保,需經過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因此除了七歲以下,可由要保人代替為「意思表示」(即同意)外,若要線上投保,這個第三人就得用自然人憑證。

但很多長輩或七歲(含)至18歲並沒有申請自然人憑證,也可能不會使用網路,使家庭旅遊時,民眾想幫自己長輩、或小孩投保總「卡卡」。

為提升家庭旅遊投保便利性,解決民眾替家人投保旅平險的「痛點」,金管會昨修正「保險業辦理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最大亮點是,即日起允許民眾線上可幫家人投保旅平險。而所謂「家人」限與要保人有保險利益關係者。

該注意事項有三大重點,一、家長替七歲(含)至18歲未成年子女投保時,未成年子女需簽屬投保意願書,並連同身分證件上傳到保險公司官網,完成投保。

二、家長替18歲以上子女,或家中長輩投保時,可採用生物辨識(Face ID)行動身分識別(Mobile ID)、金融行動身分識別(金融Fast-ID)確認身分及意思表示,但不能用OTP一次性密碼。

三、准家人互保的險種有四類,壽險的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產險的旅行不便險和旅綜險。

若是首次線上買旅平險,最高保額是1,200萬元,既有保戶保額最高可拉到1,500萬元;若是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以保額10%為限,如1,200萬元保額最多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是120萬元。

據了解,日前中信產險向保險局申請「民眾線上幫家人投保旅平險」試辦案,也因金管會全面鬆綁,該試辦案將撤回。

至於旅平險附加海外急難救助,並未在這次放行範圍內,陳清源解釋,因有些公司對海外急難救助是採取額外提供的服務,因此並未放行。

保險 實支實付 旅平險

延伸閱讀

台第4大金控將誕生!為何金管會未對「新新併」提但書?關鍵是鬆綁ICS相關規定

合作金庫人壽歡慶15週年!祭出多重優惠加值服務!

保險業試辦案 第1季申請三件

賞櫻必備!將來銀行攜中華電、兆豐產推一站式旅平險

相關新聞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價飆臺銀黃金存摺牌價站上3,500元 銀樓牌價衝13,650

金價持續飆高,臺銀黃金存摺牌價17日站上每公克3,500元歷史新高,銀樓黃金牌價每錢為13,650新天價。

街口2024年度交易金額成長兩成 狂撒105萬張街口券

街口支付(JKOPay)與LnData麟數據科技共同發布「2024 年度數據回顧」統計,街口2024年累積超過660萬用...

借15萬連本帶利還19萬...信用小白陷負債輪迴!《金保法》能終結高利放貸亂象?

一支網路動畫影片、近百名大學生受害的詐騙案,讓「先買後付」等新興借貸亂象浮上枱面,融資租賃業務量高達7千多億規模,卻因監管力道不足逐漸失序,政府與業者必須聯手補破網。

惠譽出手新壽信評三大調升 展望「正面」升等A+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17日公布,上調新光人壽「國內保險公司財務實力評等至A+(twn)」,以...

央行:無須調降存準率

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建議中央銀行調降存款準備率以因應美國關稅戰,央行昨回應,銀行對定存單都是足額申購,市場利率也相當平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