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董座吳東亮:新新併完成 更有進軍海外利基

「新新併」即將在7月24日完成,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今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暢談未來推動金控整併乃至於整個業務版圖發展的規畫。他表示,樂見由新新併帶動整個金融業的整併風潮,同時新新併之後,台新新光金更有走出海外擴張版圖的利基,台新銀行會更積極向海外拓點,同時努力朝世界百大銀行目標邁進。
新新併之後的金融業整併可說風起雲湧,吳東亮說,期待更多金融業者一起去打國際盃,「看誰最先進入百大,這對台灣也是好事。」未來台新新光金將以「深耕台灣,立足亞洲,放眼世界」 為三大目標。
吳東亮接受本報專訪,身兼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的他也對電力、關稅戰等議題發表看法。針對核三廠二號機將於十七日除役,他認為除役很可惜,現在雖沒缺電,但往下去就不一定了,尤其AI的發展更加耗電,且核三停了,之後要恢復得花更大的代價,因此朝野要有合理的協商共識,「這是大家期待的事,重啟代價太大了」。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啟動關稅戰,吳東亮說,很多台商的基地在越南,壓力也很大,生產事業就怕產品出不去,否則就要找倉庫、甚至停工,物流斷了,金流就會斷掉,這些連鎖效應會造成銀行倒帳。
吳東亮也說,台幣匯率升值,對經濟不見得是壞事,廠商也可以透過調整體質去進步,這也是台灣很多隱型冠軍的由來,對於現狀,他表示,至少政府已看到產業所受的衝擊並採取相關措施,至於之後努力方向,吳東亮則進而建議,信用保證基金應可出面擴大承保能量,讓廠商所需要的資金不要斷鏈。
對於新新併之後的高層人事布局,外傳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可能出任台新新光金控的副董事長,吳東亮笑說:「不能洩露太多天機。」他表示,相關高層人事都要再安排,但這兩年來魏寶生經營新光金的成果很好,因此未來在合併後的金控絕對是重要職務的安排。
吳東亮指出,新新併的通過只是開始,重頭戲在於之後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四大子公司的合併,且2年內要完成金控旗下所有子公司的合併,他仔細盤點,加起來大大小客戶數多達1千萬戶、股東近百萬戶,員工有3萬人,這是非常重大的工程,一定要作好,而且由於在合併過程中,希望能充分留才。他說,合併過程最怕「亂砍人」,因此台新新光金也將作組織架構的調整,以收留才之效。
吳東亮也看好合併之後的保險、銀行占比各半,資產的分布上將更平衡。此外,吳東亮指出,合併之後透過資產負債重新調整,成本降低、利率增加,加上新壽CSM商品也賣得很好,接下來績效會比以前更好。
在新新併上路之後,台新新光金控將進入新階段,對於金控最新的努力目標,吳東亮指出,台新去年在成立滿30周年訂定新的工作標竿,以認真、創新、永續作為台新新的工作精神,他回憶父親,也就是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從小教導他,不論是生活及作事都要認真,在他看來,創新就是學習,父親最常訓勉的,「維持現狀就是落伍,研究發展才會成功」,代表的就是認真和創新,也將是未來金控努力的標竿。
對吳東亮而言,新新併之後,也將是擴大海外版圖的新開始。吳東亮指出,台新銀行早已配合台商赴亞洲多方布局,以分行形式前進,包括日本的東京、福岡、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布里斯本,緬甸等都有布局,菲律賓則正在申請。他說,不只東南亞,未來也會想去美國、歐洲布點,歐洲方面,他舉例立陶宛和台灣經貿關係升溫,也可作為選點考量。
未來台新新光金控將成為台灣第四大金控,吳東亮指出,「重點不是在台灣比,而是要走出去。」他特別提到當前台灣服務業的低薪問題,他指出,台灣的銀行業名列服務業的第三、第四名,但服務業整體來看卻很低薪,他認為金融整併可透過更壯大金融業,進而提高金融業在GDP的產值,改善服務業低薪的狀況,像是新加坡占GDP比重超過10%、香港超過20%,就是很好的例子。
談到近來的新台幣匯率升值使壽險業產生嚴重的匯損,關於有業者提到開放死利差互抵來讓壽險業者能取得因應衝擊的一桶金,對此吳東亮也呼應,該措施值得考慮。他指出,台灣壽險業的資產錯配問題的確嚴重,使台灣除了利差、死差之外,還有匯差,而且好幾千億的避險成本就算花下去,外匯準備金新制即使上路,新台幣匯率升2元,一次就用光了,因此若把死利差互抵,拿來當外匯準備第二桶金,則國內業者都可受惠,目前有8家壽險公司都有死利差互抵,總金額共約6千億,來救匯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