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是日本旅遊代名詞!天喜旅行社總裁卻從身價40億一夕負債14億

八方雲集旗下品牌急收攤!全台年初20多家 今僅剩個位數

新台幣匯率又面臨「3字頭」 科技、壽險業匯損壓力來襲

仁寶。聯合報系資料照
仁寶。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匯率又面臨「3字頭」保衛戰,科技業匯損壓力潮再度來襲,尤其電子代工廠毛利率僅個位數百分點,受創恐最重,仁寶(2324)即坦言:「本季會有一些匯損。」台積電(2330)、聯電(2303)、日月光投控(3711)等半導體大廠同步承壓。

台幣再度面臨30元關卡保衛戰,讓壽險業匯損壓力大增,目前包括國泰、富邦和南山三大壽險已向金管會表達,將申請外匯價格準備金新制,這三大壽險都將爭取在5月底核准,以便在5月就動用外匯準備金水庫,即時沖抵匯損,穩住獲利。目前已獲得金管會核准做外匯準備金新制者,包括凱基、新光、友邦、台新和三商美邦等五家,另三家大壽險業者再獲准後,將有八家業者都採用外匯準備金新制。

新舊制最大差異是,提存與沖抵都可100%全額。也就是說,例如4月至5月台幣升值出現匯損時,這八家業者可動用準備金做100%沖抵,撐住獲利;反之當台幣貶值時,有兌換利益也得全數提存,無法累積獲利。

代工龍頭鴻海首季毛利率6.11%。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先前表示,營收與成本多以美元計價,具一定程度自然避險能力,但因財報功能性貨幣為新台幣,預估新台幣平均匯率升值1元,營收將減少約3%,毛利率則下滑0.1個百分點。

仁寶首季毛利率5.2%,連三季站上5%。面對新台幣強升壓力,仁寶董事長陳瑞聰日前坦言,第2季將會認列一些匯損。

英業達首季毛利率6%。英業達表示,全球各廠區涉及各種不同國家幣別,匯率方面不僅限於美元與新台幣,匯率波動是綜合性問題,即便美元為英業達主要計價幣別,但實際影響需視各地區與客戶綜合因素而定。

緯創首季毛利率7.8%,目前外銷占營收比重約96%,外銷產品及國外原料採購多以美元報價,大部分外幣可藉由經常性進銷貨款項沖抵,達到自然避險效果。緯創指出,將持續觀察匯率變動。

廣達首季毛利率7.92%,居本土代工廠之冠。廣達表示,大部分應收和應付帳款均以美元計價,面對匯率波動往往會相互抵消,具自然避險效果,目前風險仍處可控範圍,產品組合對毛利率影響大於匯率波動變化。

和碩首季毛利率3.73%。面對匯率波動,和碩先前指出,一直以來都會關注國際匯率市場走勢,適時調整各幣別管理策略,以降低匯率變動影響。

半導體廠同步承壓。台積電4月法說會上釋出展望顯示,在1美元兌新台幣32.5元假設下,預估本季美元營收介於284億至292億美元,平均值季增近13%。目前匯率已較台積電先前假設值相差約7.7%,引發關注。台積電預估,美元兌新台幣每貶值1%,將使得營益率下降0.4個百分點。(記者蕭君暉、吳凱中、林薏茹、尹慧中、李孟珊、劉芳妙)


延伸閱讀

工具機業喊話政府 新台幣匯率失守30元不堪設想

毛利率 新台幣 台幣匯率

延伸閱讀

台積電再創全台第一!廠區復育瀕危動物巴氏銀鮈

英業達3主管「帶槍投靠」判有罪 仁寶電腦判罰20萬元

台積電股票出現兩驚喜 難道是仙人指路?

仁寶股價低、企業文化佳⋯他做多買進!看好科技股有政策利多

相關新聞

談台灣成立主權基金 國泰金總座認為應有二個要件

國泰金今(23)日召開法說會,被問及對台灣成立主權基金的看法,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會後受訪時指出,若成立主權基金,必須有...

兆豐銀主辦 GIS-KY 3.6億美元 ESG 聯貸 獲超額認貸1.35倍

兆豐金(2886)旗下兆豐銀行統籌與台北富邦銀行共同主辦GIS-KY(6456)業成控股暨其子公司3.6億美元永續連結聯...

永豐金證券、期貨 高階經理人及董事職務調整

永豐金(2890)董事會23日通過子公司永豐金證券、期貨等高階經理人及董事職務調整,並自6月起,正式啟動新世代接班。

台幣匯價暴衝 國壽避險比率增至69%

國泰金今日召開第一季法說會,台幣匯價飆升造成的影響成為矚目焦點,對此國壽估算,在適用外價準備金新制之前,台幣匯價每升值1...

虛擬資產能長期投資?蔡明忠:就像房產、股票與黃金

全球虛擬資產產業邁向制度化與主流化,台灣也加速推動監管與產業創新。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正式上線,象徵富邦集團...

集保出擊查核 嚴防價購委託書亂象

每年5、6月適逢股東會旺季期間,偶有傳聞徵求人以金錢或其他利益價購委託書爭取董事席次,或徵求人與代徵業者簽訂高額契約的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