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救匯損 5月大賣股債 銀行業砍債券2585億元創紀錄

美元貶值衝擊引發持有美債的信心危機,金管會發布最新統計,光銀行業五月就大砍債券部位二五八五億元,創下近幾年來單月最大減幅。
至於壽險業為因應五月匯損,分別減碼台股五五二億、海外股票八百億元,並賣出國內債券一四六○億元,單月賣出的股債部位合計二八一二億元,幾乎比四月賣出量多了近一倍。
台幣光在五月就升值近百分之七,壽險業大賣股債救匯損,全體壽險業者五月虧損一○六六億元創史上最大單月虧損紀錄;不過,金管會統計也顯示,壽險業者趁債券價格下跌之際,仍大舉加碼海外債券二四六七億元。
銀行業的股債投資部位也出現大幅變化,金管會統計顯示,銀行業在四月川普對等關稅的市場恐慌預期之下,先大砍股票部位二九四億元,之後市況漸好轉,尤其五月之後外資大舉匯入買股,銀行業五月大舉加碼台股三三六億元,主要是為了六至八月的股利發放旺季提前布局,要賺股息。此外,國內券商五月也大買台股一五八億餘元。
另一方面,銀行在五月的債券部位若以成本價計算,則大舉減少二五八五億元,比四月減少一四四一億元增加近八成,國銀的持債部位降至九兆三○八八億元。金管會官員指出,銀行在報送統計數字時,是以「買進」當時的匯率報送持有持本,因此之前已買的債券成本,不會受到匯率的影響,當月買進的部位才會受到匯率波動影響。
統計也顯示,券商在五月減持國內債券一一七億餘元,海外債券加碼卅三點五五億元。
除了匯率因素,知情人士指出,銀行大砍海外債部位還有其他原因。除了聯準會降息時程不確定,加上美國政府債務問題惡化,導致銀行業者減碼債券,另一個原因則和承作換匯交易(SWAP)有關,由於台幣四月以來走升,且聯準會遲未降息,使銀行的SWAP收益甚佳,甚至若計入評價利益已超過債券的年化報酬率,不少銀行目前買美債和投入SWAP的部位比率約一比一,其中美債大部分仍以金融債或公司債為主,公債部位較少。一位國銀主管指出,目前其部位美債有百分之四點七到四點八的年化報酬率,而SWAP的收益含評價利益可到百分之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