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狂升使房貸荒再現 從「賣方簽約至成交」竟得耗時半年

台幣從4月升值迄今已超過12%,不僅壽險業者及出口商災情慘重,連民眾的房貸都受到波及,引發的「房貸荒」更為嚴重。業界人士指出,現在中古屋市場已等於「有行無市」,已簽約賣房的屋主一堆,但房子卻賣不出去,就是因為房貸下不來,原本4月之前一度緩和,但等到台幣升值之後,「房貸荒」又開始變嚴重,現在排隊1個月至1個月半已經算不錯,很多銀行甚至得非2個月以上,甚至要3個月。至於貸款利率,現在即使首購族,能有2.5%的,已經算「和銀行關係很好」,大部分都已在2.7%、2.8%之高。
業界人士透露,近來很多房仲都有上述類似的現象,屋主想賣屋,也和房仲簽了約,但到最後卻和買家簽不了約,都是卡在房貸下不來,甚至還有一位買家是60多歲的先生,是要為兒子置產,已經付了2成的頭期款,但最後由於銀行貸款下不來,或是成數太少,因而使雙方無法成交,甚至這位先生還因此賠了大約50萬元的賠償金。
業者觀察,父母為子女購屋,最常見的是先繳頭期款,然後由子女出面向銀行辦房貸,但現在這種房貸吃緊的情況,倘若子女所能出具的財資力證明文件不夠,會使銀行審核更為嚴格;銀行主管對此指出,通常自由工作者,或是沒有扣繳憑單的,這類借款人的財資力審核往往得花更長的時間,此外,還有一種是為了少繳稅,故意把報稅的所得資料弄得很低,這時反而向銀行申貸時踢到鐵板,尤其是公股行庫,在財資力審核上最重視扣繳憑單資料。
據指出,現在不只公股行庫,連民營銀行都有至少5家以上,告知合作的房仲業者「額度已滿」暫停收件,至於大型行庫的作法,則是分行連經理都沒有直接受理完成簽約的權限,必須先向總行登記,由總行檢視全體分行的撥款狀況,然後才能告知對方完成簽約,而且得先提醒對方,「至少要等一個月以上,可以接受嗎?」若對方不同意,就不能簽約。
銀行業者坦言,由於台幣在5、6月的升值幅度更大,因此銀行的美元存款也使其換算成台幣時的縮水幅度也更大,對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上限也更大幅壓縮,擠壓銀行可承作房貸的空間,尤其美元存款名列前茅的銀行,因此可承作房貸縮水的空間首當其衝;尤其最近有一波建商的預售屋已完工要交屋的對保及撥款潮,使得銀行有限的額度幾乎已被這些「整批型分戶房貸」給占光,這也使得向房仲買中古屋的民眾只能「靠邊站」。
據了解,也因此許多房仲已告訴客戶,從向房仲簽約要賣屋,到和買方的房屋貸款下來、完成交易:「至少要捉六個月時間。」就是因為房貸的變數,尤其正好卡到整批性房貸的撥款潮,這時中古屋的房貸要下來就更為困難。
另一個現象,就是「換屋族」的房貸被排擠得更慘。據了解,數家房仲業者內部都有共同的現象,亦即,買方若是換屋族,向銀行簽下一年內一定賣屋的「切結書」,審核期間都比一般貸款戶更久,也引來民眾質疑,銀行為了怕被扣上「拒收」的帽子,因此表面上收件,但卻透過拉長審核時間,過一個多月都沒有結果來拖延,讓民眾知難而退,現在這類情況隨著房貸荒被嚴重,已更趨惡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