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背棄支持者!柯文哲:死在裡面都不會逃亡 保釋金太高「寧可被押」

自喻「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李文宗稱檢察官有集體迷思:認為代表正義

關鍵是人!黃仁勳:美國想在AI領域領先 要先鎖定「這個國家」

LINE GO助企業用戶邁向淨零 單趟差旅平均減碳18%以上

LINE GO持續提升綠色運具比重,提供企業用戶有更多元的減碳交通選擇。(LINE GO提供)
LINE GO持續提升綠色運具比重,提供企業用戶有更多元的減碳交通選擇。(LINE GO提供)

LINE GO上半年推出的「企業減碳管理」功能已有多家國際企業及上市櫃集團採用。依據交通部與環保署公開資料進行的估算,LINE GO已協助企業用戶減少近55.4公噸的碳排放,等同約4,500棵樹的全年碳吸附量。相較於企業員工使用自用車進行商務差旅,以LINE GO現有派遣結構下,整體平台單趟差旅平均減碳效益可達18%以上。

在全球企業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商務差旅逐漸從成本考量轉向碳排管理。LINE GO企業用戶後台「碳排查詢」頁面提供每趟行程的碳排數據及原始資料,幫助企業管理商務差旅碳足跡。系統於每日早上8:00自動更新至前一日資料,是全台更新最即時的業界系統之一。

碳排資訊不僅以圖表清楚呈現,更能匯出原始資料讓企業導入自家系統進行ESG報告整合與決策分析。此系統已廣泛應用於高差旅需求產業,包括金融業、科技資訊業、管理顧問、律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企業從碳盤查出發,逐步擬定具體減碳對策。

LINE GO差旅系統使企業用戶得以整合差旅申請、費用管理與碳排查詢等功能。在使用上,企業用戶無需額外下載 App,透過LINE即可無縫使用,員工亦可輕鬆在個人與企業帳戶間一鍵切換,使用門檻極低。

當每趟商務行程完成後,系統自動將差旅資料納入後台,落實無紙化管理,同時加速行政作業效率近85%。此外,LINE GO亦提供客製化API串接,協助企業與自有ERP或財務系統整合,包含自動叫車、機場接送服務,以及差旅費用與碳排資料整併進財務報表,實現差旅管理全流程數位化。

LINE GO商務長王柏棠表示,我們持續提升綠色運具比重,目前LINE GO綠能減碳車數已超過9,000台。加上系統導入AI叫車智慧技術,提高司機與乘客配對效率,有效降低空車率與燃料浪費。透過科技與綠能運具的結合,上半年僅在企業服務端累計減碳量已超過55公噸。我們相信持續擴大推動,減碳效益將更加顯著,企業差旅的永續轉型也將更具成效。

企業在邁向淨零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一套可量化、可追蹤、可驅動行為改變的數據平台,而LINE GO正持續創新,幫助企業推動永續理念、實現淨零差旅的目標。

減碳 平台 LINE

延伸閱讀

40歲依舊少女!176公分李多熙「超強氣場坐李洙赫旁」網呼:兩人美貌不分軒輊

GD摯友情相挺!李洙赫「暗房偷情準人妻」限制級情節惹火 滿頭情慾S LINE性關係超複雜

星宇航空和 SNOOPY 聯名觸角 從空中延伸到LINE貼圖

LINE GO攜手台灣福斯 打造共享服務新體驗

相關新聞

30萬名股東沒領現金股利 永豐金證券揮手招領

除權息旺季到來,現金股利領了嗎?永豐金(2890)證券統計,截至2025年5月底有高達2.7億元的歷年現金股利,三原因未...

獨/協助中小企業避險 經濟部向八大行庫調查二大項目

據知情人士指出,經濟部已透過財政部向八大行庫發文,由八大行庫統計目前詢問避險工具的中小企業家數,和申請操作金融工具的中小...

國泰金攜手雲門戶外公演30周年 蔡宏圖盼攜手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國泰金控(2882)攜手雲門舞集30年,致力將國際級的藝術饗宴帶到全臺各地,用藝文創造臺灣共同的感動時光,30年來走遍全...

股匯脫鉤…新台幣貶破29.3元續寫7月新低 外匯交易員曝3因素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各國對等關稅稅率,歐盟高達30%,歐盟揚言反制,貿易戰火升溫。避險情緒推動美元指數反彈,新台幣今天隨...

金管會開放證券商簡易分公司申設最快下周起跑 幫助招攬財管大戶

金管會15日宣布開放證券商申設簡易分支機構,可做為辦理財富管理、招攬開戶下單前置作業協助的輔助據點,但不能從事經紀業務,...

2.7億元股利沒人領!永豐金證券揭3原因 升級豐股務輕鬆查

除權息旺季到來,你的現金股利領了嗎?永豐金(2890)證券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有高達2.7億元的歷年現金股利,三原因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