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的」投資型保單 多元布局、分散投資、保險保障

元大人壽推出「元元致富」系列投資型保險商品,期能協助高資產客戶達成從容退休、安心傳承的目的。元大人壽/提供
元大人壽推出「元元致富」系列投資型保險商品,期能協助高資產客戶達成從容退休、安心傳承的目的。元大人壽/提供

投資型保單兼顧保障與投資的雙重功能,是許多民眾投資配置的一環。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02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55%。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投資型保單,客戶該如何選擇,將是一項關鍵課題。元大人壽表示,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包括由投信公司代操的「投資帳戶」和客戶自行選擇的「共同基金」,主訴求之一是投資績效,因此,專業的投資團隊與優質精選的基金,應為客戶首要的評估項目。

元大人壽近期推出「元元致富」系列投資型保險商品,投資帳戶委由元大投信專業團隊代操,其操作績效有目共睹,反映在基金管理規模的持續成長,證明了元大投信在投資管理業務的優勢。因此,這不僅是一張元大人壽的投資型保單,更是「元大的」投資型保單。

客戶投保後,在保費投入的當下不會收取保費費用,所繳的保費大部分可投入投資帳戶內,配置在所選的連結標的,讓客戶能更早感受到投資帶來的效益。在標的選擇上,除了元大投信代操的「元大人壽財富雙享投資帳戶」,另有元大人壽精選的多檔共同基金標的可供選擇,以達成靈活選擇、多元配置、布局全球的目標。

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波動,在此情境下,多元配置更能分散單一市場帶來的衝擊。「元大人壽財富雙享投資帳戶」布局全球基金,除了美國,更瞄準台灣與日本等市場,並由專業團隊配置於低波動、具成長潛力的標的,讓無暇研究市場的客戶也能安心投資。

「元大人壽財富雙享投資帳戶」訴求資產成長與風險管理並重,透過獨特的風控機制,可有效降低淨值下跌的風險。此外,為滿足客戶被動收入的需求,設計了月撥回及每月加碼機制,當投資帳戶淨值於撥回基準日大於或等於8元,即可享有月撥回;若當月淨值首次大於或等於10.3元時,則享有月加碼撥回,以「雙撥回」機制創造更為豐沛的現金流。元大人壽特別提醒客戶,投資帳戶的資產撥回機制來源可能為本金,且撥回率或撥回金額並非固定。

此外,客戶也可選擇由元大人壽精選的多檔共同基金標的,其投資主軸涵蓋成長型股票、龍頭企業股票及投資級債券等基金,讓客戶依據自身需求與風險承受度進行配置,每年還享有12次免費標的轉換,選擇更多元、調整更靈活。

元大人壽「元元致富」系列投資型保險商品,有年金險與壽險可供選擇,各有其特色及適用情境。「元大人壽元元致富變額萬能壽險」在參與市場投資的同時,兼顧身故保障功能,可運用於身故金保全、預留稅源及指定受益人。「元大人壽元元致富變額年金保險」則適合手邊有餘裕資金、想參與投資市場的族群,以及想打造退休後被動收入的族群。

「元元致富」系列投資型保險商品具備繳費彈性,除了首期可投入一筆較大的保費,提高參與市場的效率,還可約定定期定額投入,或依收入狀況不定期加碼,持續增加投資部位,分散投資風險。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下,「元大的」投資型保單不僅可發揮保險保障、轉嫁風險的功能,同時還能掌握全球投資趨勢,讓多元布局、分散投資、保險保障一次滿足,絕對是資產配置、保險規劃中重要的一環。

元大人壽 保單

延伸閱讀

旅遊熱 傷害險詢問度大增

1年期傷害險 留意是否涵蓋法定傳染病

海域溺水事件頻傳 保險理賠金額年增近1倍

明年起乳牛死亡保險強制納保 農業部補助一半保費

相關新聞

台壽國民身心健康調查…長照養老準備 比醫療險重要

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共同合作,發表「2025國民身心健康暨金融防詐保險需求」調查發現,針對退休後應該準備多少醫療費用才夠?...

泰山官司未決 胡亦嘉:不打算重掌街口支付

「街口是我一手創立的品牌,我會用生命去捍衛它。」街口支付創辦人胡亦嘉表示,即使有官司訴訟糾纏,希望街口的上市上櫃發展之路...

新台幣探一個月低點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市場觀望氣氛日益濃厚。受此影響,加上美元指數強勢走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昨(28)日貶破29...

癌症、重大疾病險 宜先備妥

調查發現,民眾最擔心罹患的疾病,最高是「癌症及惡性腫瘤」(54.6%),次為「三高及慢性病」(48.1%)與心血管疾病(...

推廣外溢保單 五面向著手

從此次調查發現,民眾對外溢保單的投保意願,僅約三成五,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建議,可以從經濟誘因、科技運...

退票金額攀17個月新高 都是兩個大戶案件惹的禍

中央銀行昨(28)日公布最新票據交換統計,6月全體金融機構辦理存款不足退票情形中,存款不足退票張數共計4,163張,占票...

商品推薦

FB留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