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 : 全球半導體製造業 Q3強勁成長

SEMI發布報告指出, 全球半導體製造業第3季強勁成長 。圖為三星半導體廠。(路透)
SEMI發布報告指出, 全球半導體製造業第3季強勁成長 。圖為三星半導體廠。(路透)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與TechInsights近日攜手發布2024年第3季半導體製造監測報告(SSM),當季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成長動能強勁,所有關鍵產業指標均呈現季度環比增長,為兩年來首見。這波成長主要由季節性因素和投資AI資料中心的強力需求所帶動,但消費、汽車和工業等部門復甦速度仍較為遲緩。SEMI預估此一成長勢頭可望延續至今年第4季。

SEMI表示,電子產品銷售額歷經上半年一路下滑後,終於在今年第3季止跌回升,較前一季成長8%,而第4季預計將成長 20%。IC銷售額今年第3季也出現環比增長 12%,預計第4季也將再成 長10%。2024 年整體IC銷售額在記憶體產品價格全面上漲及資料中心記憶體晶片需求暢旺推波助瀾下,增長幅度可望超過 20%。

半導體資本支出與電子產品銷售走勢相似,2024年上半年疲軟,第3季開始走強。記憶體相關資本支出在 2024 年第3季度環比增長34%,同比增長 67%,反映出記憶體IC市場相比去年同期已大有改善。2024 年第4季總資本支出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 31%,其中記憶體相關資本支出更是以同比 39% 的增長為最大宗。

半導體資本設備市場受惠於中國大量投資、高頻寬記憶體(HBM)和先進封裝支出增加,表現依舊亮眼,優於先前的市場預期;2024 年第3季晶圓廠設備支出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 11%。中國的投資繼續在晶圓廠設備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測試組裝和封裝領域在2024年第3季分別實現 40% 和 31% 的同比增長,成長態勢可望一路走至年底。

2024年第3季,晶圓廠安裝產能達每季 4140萬片晶圓(以12吋晶圓當量計算),預計在 2024 年第4季將小幅成長 1.6%。晶圓代工和邏輯相關產能也持續走強,在先進和成熟節點產能擴張推動下,2024 年第3季成長 2%,預計第4季再上升 2.2%。記憶體產能在第3季成長 0.6%,進入第4季,雖因高頻寬記憶體帶動強勁需求,但部分被製程節點轉換所抵消,因此將呈現穩定成長的態勢。

SEMI產業研究資深總監曾瑞榆分析,「半導體資本設備領域得以維持強大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今年中國強勁投資和先進技術支出的增加。此外,晶圓廠產能、特別是晶圓代工和邏輯設計產品的持續擴張,充份展現行業對滿足先進半導體技術日益增長需求的承諾。」

TechInsights市場分析總監 Boris Metodiev則指出,「今年讓我們看到半導體產業兩個不同的面向,相對消費、汽車和工業市場的舉步維艱,AI 領域則蓬勃發展,帶動記憶體和邏輯產品平均售價上升。展望明年,隨著利率下降,消費者信心有望改善,從而刺激購買量攀升,以支撐消費者和汽車市場。」

晶圓廠 記憶體

延伸閱讀

DRAM價看跌 台鏈有壓

台積電等晶圓廠大投資 設備業補

三星高頻寬記憶體 將出貨輝達

微星於SC24推出AMD EPYC 9005系列處理器伺服器

相關新聞

鴻名員工涉嫌盜賣公司存貨 影響淨利8千萬

連接器廠鴻名(3021)17日晚上召開重訊記者會,鴻名總經理林嘉祥指出,公司發現一名員工涉及偽造文書、盜賣存貨之不法行為...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 「3套劇本」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步步進逼。連日來市場...

台積大投資9,000億銀彈上膛 在美召開董事會通過七大議案

台積電昨(12)日公告首度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召開董事會後的七項決議,以核准約171.41億美元(約新台幣5,639.1...

台積電11日在美開董事會 市場關注擴廠布局

本周是我國和美國川普新政府經貿關係的關鍵周。台積電將於十一日(美國時間十日)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市場關注台積電的擴廠布...

環境變太快…企業如何長久不衰?張忠謀曾提9個長期成功原則

過去蘋果一枝獨秀,近來轉而聚焦在輝達和黃仁勳,但過年期間中國生成式AI DeepSeek推出,輝達股價遭受重挫。

美擬對台晶片徵關稅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2國企業恐受影響

美國可能對台灣製造的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暨前英特爾資深技術顧問楊光磊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若關稅政策實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