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課程上線預約秒殺卻0人到場 宜蘭綠博:我們的公民教育怎麼了?

緬甸軍政府「鳴槍警告」陸救援車隊 北京證實車隊物資均安

前台積電財務長曾宗琳撰寫千文力挺台積 認股價到低檔此時不買待何時

台積電今日舉行高雄2奈米擴建典禮,圖為預定今年下半年量產的高雄晶圓一廠正進行裝機作業。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積電今日舉行高雄2奈米擴建典禮,圖為預定今年下半年量產的高雄晶圓一廠正進行裝機作業。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積電財務長曾宗琳在臉書上發文長達逾5000字,詳述台積電赴美日德國等全球布局,是因應客戶全新思維調整擴產策略,即使美國投資金額增至1650億美元,占資產總值也僅達16到20%,重心仍在台灣。他預期,若投資美國成功將使台積電未來營運規模再放大三到五倍,還可稱霸全球至少40年。他強調台積電現在股價已是低檔,「此時不買待何時!」

不過,台積電今日舉行高雄2奈米擴建典禮,即使有擴產利多仍無法扭轉股價,今日開盤以920開低,尾盤更遭近1.3萬張賣盤摜壓,以910元作收,寫下今年以來最低價。

曾宗琳認為,任何政治和局部經濟/科技事件的影響,造成股市和股價的下跌,都是入場的好買點。雖然不一定抓得住/買得到最低的股價,但6-12個月後回頭看,最近的任何價格都是好買點。目前就是這種時機,台積電從現在開始,到在未來12-36個月的競爭優勢和市場態勢,比起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是處在一個更好的情況。

他估計,台積電在2025年底到2026年一季度的時候,大家的預測重心應該是會著重2027年每股會賺多少錢?他的主觀預估是在80~85。去年台積電每股是賺45.25。過去2~3年的歷史經驗,台積電的本益比,如果用過去四季的盈餘來算,最高點在27.6倍,最低點在9.4倍,大部分的正常時間在18~23倍;如果用未來四季的預估盈餘來算,最高在19.5倍,最低在10.7倍,大部分的正常時間在14~18倍。所以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另外他認為,從台積電本身的立場和需求而言,台積電必須趕快去海外設廠,擴大整體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才能確保未來的40年還是半導體產業的霸主。

首先就是優質人力的需求。半導體的製造公司要能夠成功,需要的是幾萬,未來是十幾二十萬優質的人力才能成事。為什麼三星集韓國全國的優秀人才,確趕不上台積電?原因是戰線拉太長,什麼都要做!優秀的人才又不願意全部去這個剛起步的虧錢部門。英特爾(Intel)又為什麼被台積電愈拋愈遠?還是優質的人才不足。

台積電現在總資產不到3000億美元,有5萬+的優質人才拚命工作,幾乎是集在台灣的台成清交,和所有的優質人力,費了快40年的時間才組成的夢幻優質團隊。但是設想:如果再過10年,台積電的資產規模可以到一兆美元,也就是現在3倍大的規模,台積電去哪裡填補這些優質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能補好補滿,那台積電就很有可能像現在的三星和英特爾,因為優質人才的不足,研發上和營運上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台灣2300萬的人口是撐不起有著一兆資產的台積電的,只能去大陸以外的全世界,另外的30億人口裡,去尋找願意為半導體生產工作付出的優質人才。所以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說過,台積電未來的最大挑戰是人才的取得。

前台積電財務長曾宗琳。圖/林宏文提供
前台積電財務長曾宗琳。圖/林宏文提供

半導體 台積電

延伸閱讀

宏碁智醫攜手英特爾 加速AI醫療應用

節能晶片爆紅 台鏈搶商機…光洋科、世界、漢磊等受惠

英特爾強攻AI 叫陣輝達

大摩:台積電三大不確定將在兩個月內消除 有利股價急彈

相關新聞

格芯若併聯電 業界:對美有利

日媒披露美商格芯(GlobalFoundries)拋出與聯電(UMC)合併的橄欖枝,儘管聯電發言體系表示目前並沒有任何合...

英特爾CEO首秀 陳立武:打造世界級晶圓廠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表示,公司將剝離非核心資產,並創造包括客製化半導體在內的新產品,打造世界級晶圓代工廠。陳立武並未具...

台積高雄2奈米廠擴產上梁 將成全球最大先進製程晶圓聚落

台積電昨在高雄楠梓科學園區舉行二奈米擴產典禮,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致詞說,台積電高雄廠將興建五座包括二奈...

台積1.4奈米製程 重大突破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在一點四奈米製程推進獲得重大突破,台積電近期已通知供應商備妥一點四奈米所需設備,預定今年先進新竹...

確定赴美設廠!緯創董事會通過三大議案 全力擴充整體產能

代工大廠緯創(3231)2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包括「現金增資發新股」、「赴美設廠」、「聯發紡織竹北廠改良」等三大議案,...

高通收購VinAI部門 拓展生成式AI實力

高通宣布收購MovianAI人工智慧應用與研究股份公司,其前身為VinAI應用與研究股份公司(VinAI)旗下專注於生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