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台灣半導體關稅輕輕放下? 前經長王美花這麼說

美國總統川普的半導體關稅暗潮洶湧,前經濟部長、台新金(2887)獨董王美花15日表示,根據《232條款》是較文明的作法,而包括台積電(2330)等公司已經公開宣布赴美投資,美方一定會觀察投資是否落地,「但投資不是今天講,明天就會落地,需要很久的時間,川普是否有耐心等待是最大問題」。
美國商務部已根據《232條款》,針對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等產品啟動國家安全調查,最後可能會對台灣半導體關稅輕輕放下嗎?
王美花今天受邀參加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東方領袖講座受訪時表示,川普目的就是想要半導體和藥品回到美國製造,相對於使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啟動對等關稅措施,「第232條款比用IEEPA還要文明」,但川普最在意的就是廠商要落實在美製造的承諾,川普就算讓步也不會一下就讓步,因為「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講到後來什麼都沒有,他也交代不過去」。
王美花表示,根據《232條款》調查過程,須經由公眾提供意見等,最後再做決定、並由總統公布,如此一來,時間可能花費數個月,但至少會讓公眾提供意見。
王美花還提到,美國對等關稅原定4月9日(美國時間)起實施,川普就是希望每樣產品都回到美國製造,但現在美方根據《232條款》啟動調查,各國都在觀察川普能否聽見各方意見。但,同時,川普也會觀察廠商赴美投資的後續情形。
王美花指出,除了台積電已經答應加大赴美投資,輝達(NVIDIA)昨天也宣布和台積電、鴻海(2317)、緯創(3231)等台廠合作,在美國發展AI基礎設施,這也代表鴻海和緯創有一部分的伺服器須到美國生產,廠商須在美國尋找製造生產基地。
王美花提醒,雖然美方政策變化仍大,但廠商能否真正落實在美製造的承諾,是川普最終的主軸。雖然「投資不是今天講,明天就會落地」,投資確實需要很久的時間,但「川普是否有耐心等待是最大的問題」。
王美花建議,廠商要適度表現,開始啟動赴美投資計畫;川普也要理解,筆電和手機的組裝不可能回到美國製造,因為這兩個產業需要較多人力,也不可能全部自動化,光是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就面臨人力挑戰,更何況是其他產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