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防美再祭高額關稅…越南、柬埔寨出手!嚴打大陸商品「洗產地」輸往美國

美國貿易決策不穩!美元急貶讓各國央行既鬆口氣 又備感頭痛

軍方徵調宮廟空間存放軍火?中市疑有6處接到公文 國防部:還要查證釐清

泓德能源再登2025智慧移動展 搶食虛擬電廠與移動能源整合商機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左)和總經理周仕昌。記者簡永祥/攝影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左)和總經理周仕昌。記者簡永祥/攝影

泓德能源(6873)今日宣布將再度參與「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此次展出以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VPP)的需求為出發點,展示多項移動能源的創新應用與軟硬體解決方案。泓德能源今年也首次規劃雙展區,除主展區外,更攜手與士林電機合資成立的「新星充電」,展出MIT充電設備及智慧充電管理應用。

泓德能源長期投入虛擬電廠(VPP)解決方案,透過能源物聯網平台整合軟硬體資源,積極推動「家家光充儲、戶戶碳中和」願景。透過智慧控制系統,以及整合太陽能、儲能與充電設備等分散式資源所形成的VPP,可以依據即時電力需求進行彈性調度,不僅提升整體電網韌性,更能有效活化企業及家庭端既有的表後資產。參與VPP的用戶得以善用再生能源發電,在尖峰用電時達成節能效益,並可透過儲能設備進行能源套利,促進能源共享經濟。

泓德集團旗下星舟快充亦積極擴展全台充電站布局,全台上線營運站點數已達到132座,不僅自有站點快速成長,更攜手城市車旅由北至南密集佈建充電站,包括臺北大巨蛋、三創生活園區及台中秋紅谷廣場等重點場域;位於桃園青埔的首座DC快充專用站也即將正式啟用。透過VPP控制技術,電動車充電設備不僅能滿足日常充電需求,更有望協助調節電網平衡,成為推動智慧移動發展的重要載體。

本次智慧移動展中,泓德能源主展區將以VPP為概念,具體呈現不同場域的實際應用,完整展示結合光電、儲能及充電樁的完整解決方案,滿足從戶用到企業、固定到移動場域的多元需求。此外,泓德能源與策略夥伴台灣大哥大共同推出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亦再度亮相,透過高效節能與智慧電力調配技術,助力企業及用戶提升能源配置效率及營運韌性。

除了主展區,泓德能源亦攜手與士林電機合資成立的新星充電展出士星電能製造的多款MIT充電樁設備。新星充電由泓德持股54%、士林電機持股46%,士星電能則由士林電機持股51%、泓德持股49%,透過彼此間的策略分工,為台灣電動車充電市場提供更多元的選擇與方案。

泓德能源去年營收突破百億元達101.25億元,年增幅高達73.14%,創下歷史新高,稅後純益11.98億元,年增46.9%,每股純益達11.1元,同寫歷史新高。

法人預估今年在太陽能統包工程(EPC)工程持續挹注營收,營運可望逐季走高,儘管今年有分配股票股利及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稀釋股本,但預料在國內EPC、售電收入及日本脫碳素補助和日本EPC工程等多重營收加持下,年營收增幅至少二成起跳,每股純益仍可維持優於去年獲利表現。

泓德能源 營收

延伸閱讀

北市電動車充電樁達1276樁 引入隨插即充更直覺

臺北市攜手EVOASIS 完成智能充電樁佈建 打造低碳智慧交通新典範

免會員隨插即充 北市公有停車場充電樁居全國之冠

馳諾瓦深耕產學合作!攜手大學培育電動車關鍵人才 2025智慧移動展將展現全系列AC/DC解決方案

相關新聞

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 鴻海將展示黃仁勳加持的Model B

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將在23日開展,鴻海(2317)將展示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加持的Model B。M...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 經濟部投審司:尚未收到申請

民眾黨團今天舉行半導體產業公聽會,立委關注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等議題。經濟部投資審議司副司長蘇琪彥表示,從台積電宣布加碼美...

泓德能源再登2025智慧移動展 搶食虛擬電廠與移動能源整合商機

泓德能源(6873)今日宣布將再度參與「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此次展出以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獨/仁寶推超狂「員工福利」免費進大巨蛋觀賽、每人再發AirPods4

代工大廠仁寶(2324)近年積極提升各項員工福利制度,同時也將每位員工都視為家人,除了每年提供固定調薪3%外,還不定時的...

美嚴堵大陸太陽能模組洗產地 台系統廠和太陽能廠兩樣情

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長達一年的貿易調查結果終判,決議對東南亞銷往美國的大部分太陽能電池及模組課徵高關稅,稅率依據不同企...

研調:關稅風險升高 今年NB出貨量年增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然整體市場仍籠罩在政策與經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