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大天閃兵25萬交保 公開鞠躬致歉:知法犯法非常不當「太太不知情」

與美國關係生變?哥倫比亞正式簽約 加入大陸「一帶一路」

藝人閃兵愈演愈烈 新北民政局長曝:複檢醫院都是北榮

興大與泓瀚科技簽署MOU 南投分部建置彩色太陽能光電

興大校長詹富智(右)與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左)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記者宋健生/攝影
興大校長詹富智(右)與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左)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記者宋健生/攝影

泓瀚科技(4741)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推動BIPV彩色太陽能光電產學合作,以興大南投分部為場域,打造BIPV綠能建築美學,14日在中興大學舉辦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興大校長詹富智與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代表簽約。

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表示,興大訂下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積極推動綠能技術創新的產官學合作,也鼓勵上市櫃公司設置淨零科技研發中心。

中興大學南投分部以淨零大學城為目標,結合綠電、BIPV及台電電網等前瞻科技,有效整合產、官、學研的研發能量,希望能打造綠能建築美學的標竿示範基地。

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為興大化學系校友,他指出,此次簽約正式啟動一項具有前瞻性的技術研發與實際應用合作,共同攜手打造兼具發電效能與建築美感的彩色太陽能建材。

呂椬境表示,身為中興大學的校友,能將泓瀚科技多年來的研發成果與母校分享、合作,不僅是一種回饋,更是一份責任。希望透過這項技術,讓原本顏色單一、甚至造成光害問題的傳統太陽能板,賦予新的生命與更廣泛的應用價值。

泓瀚科技歷經兩年研發的彩色太陽能板,核心技術來自其獨家研發的光穿透噴墨墨水與專利製程,成功突破傳統黑色太陽能板的侷限。

該項技術不僅保留太陽能板必要的光電轉換效率,更能實現各式建築色彩的搭配需求,使太陽能板從單純的屋頂發電裝置,進一步延伸至建築外牆,實現真正的美觀與能源共融。更有助於擴大太陽能系統在住宅、商辦大樓、公共設施等多樣建築體中的應用潛力。

此次與中興大學的產學合作將涵蓋材料開發、實驗室測試、建築應用模擬與國際市場策略等面向,並預計透過雙方的技術與資源整合,加速技術商品化及推廣進程。

中興大學也將提供校園建築作為試驗場域,進行彩色太陽能板的實地安裝與長期效能監測,建立具參考性的應用示範。

中興大學化學系主任林寬鋸指出,這項合作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也是產學攜手共創永續未來的重要里程碑。負碳中心可以協助碳權的憑證,加速彩繪光電的推廣,未來可望見證更多符合美感與環保需求的綠能建築問世,為城市景觀與地球永續注入全新動能。

泓瀚科技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推動BIPV彩色太陽能光電產學合作。記者宋健生/攝影
泓瀚科技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推動BIPV彩色太陽能光電產學合作。記者宋健生/攝影

中興大學 太陽能 綠能

延伸閱讀

美台商會與國經協會簽署MOU 促台美經貿投資合作

南投議員罷免案二階送複審 陳玉鈴:將正面對決

斥資1.3億 南投仁愛投85線平靜橋復建拚今年完工

南投路邊停車收費無紙化 2個月欠費竟高達上萬筆

相關新聞

台灣大布局AI應用 「AI聽寫大哥」語音辨識率達97%

台灣大哥大(3045)表示近年積極推動AI治理與創新,從內部營運到外部市場,持續拓展AI技術在用戶與企業場域的實際應用,...

中華電:三星Galaxy S25 Edge容量免費升級 預購開紅盤

三星Galaxy S25 Edge超薄旗艦AI新機即將開賣,中華電信(2412)13日中午開放限量預購,中華電信表示,獨...

友達執行長柯富仁於2025 SID 顯示周發表主題演講

全球顯示技術盛會2025 SID顯示周(Display Week 2025)在美西登場,友達(2409)光電執行長暨總經...

趨勢科技日本區執行副總裁:AI「賦能」 詐騙技術門檻降低

隨著詐騙也導入AI,數位詐騙幾乎已成全球民眾日常。全球資安領導業者趨勢科技日本區執行副總裁大三川彰彥(Akihiko O...

丹麥演講 蔡英文:台灣能打造安全供應鏈產業生態系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訪歐,她於14日抵達丹麥,並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她指出,透過策略夥伴關係,台灣打造出一個有...

興大與泓瀚科技簽署MOU 南投分部建置彩色太陽能光電

泓瀚科技(4741)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推動BIPV彩色太陽能光電產學合作,以興大南投分部為場域,打造BIPV綠能建築美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