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AI驅動 先進封裝邁大步 異質整合技術成一大挑戰

生成式AI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全球對高效能晶片的需求迅速增長,而生成式AI技術往邊際裝置、產業別應用的發展趨勢,更為中長期全球科技市場帶來更寬廣的無限商機。各種生成式AI應用高速發展進而驅動對於各種高效能晶片的需求,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現場可程式化閘極陣列(FPGA)及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然而,由於物理極限限制,先進製程微縮難度持續提升,電晶體數量增加速度已跟不上摩爾定律,因此讓半導體業者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技術透過多層電路堆疊、水平或垂直整合不同的晶片,顯著提升晶片的電晶體密度和訊號傳輸效率。不僅提高晶片的運算能力,亦減少功耗和延遲,已成為提升晶片性能的重要解決方案,被視為延續摩爾定律的關鍵技術。
AI相關數據傳輸晶片亦需要先進封裝技術協助,進行功能整合以優化效能,也讓全球先進封裝產能更吃緊。如輝達、Broadcom與超微等大廠爭搶台積電(2330)CoWoS產能,推升先進封裝市場規模成長,預計2025年後先進封裝市場規模將超越傳統封裝,成為封裝市場主流。
目前主要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台積電宣布從2024年到2026年持續擴增CoWoS產能;英特爾在美國和馬來西亞新建封裝廠,並推出EMIB 2.5D/3.5D和Foveros 3D等新技術;三星推出I-Cube 2.5D/X-Cube 3D等新技術,並持續擴充先進封裝產線。
封測業者日月光、Amkor、力成等亦投資建置先進封裝產能。日月光2024年資本支出增長四至五成;Amkor在越南、南韓、美國和歐洲建造新廠,鎖定AI需求,提供先進的系統級封裝(SiP)封裝和測試解決方案;力成布局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和矽光子技術。
群創等面板業者也開始轉型,用玻璃基板生產製造重布線層(RDL)等技術拓展業務,投入FOPLP先進封裝市場。由於玻璃基板尺寸遠大於晶圓尺寸,可提供更大的先進封裝產能及成本優勢。
先進封裝產能需求持續成長,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業者亦投入先進封裝技術領域,發展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相關設備與材料,以滿足市場對先進封裝解決方案的需求。
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的生產基地,在先進封裝領域具有強大技術能量和市場地位,市場快速增長,除要注重先進封裝領域技術競爭力,更要提升產能擴充速度,並與半導體供應鏈合作,才能全球先進封裝市場中持續保持領先。
除先進封裝的生產技術與產能持續提升,異質整合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形成另一挑戰。首先,對IC設計業者而言,就形成兩大挑戰:一、台灣IC設計產業需加大在先進封裝和異質整合領域的研發投入,包括強化3D IC、Chiplet等IC設計能力,以及透過先進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EDA)來協助開發先進封裝晶片,並同步處理散熱等問題,進而將不同功能的小晶片透過先進封裝技術進行整合,讓自身IC晶片產品提升性能與功耗效率。
二、不同功能的小晶片通常來自於不同的海內外IC業者,如何取得晶片設計主導權並協請小晶片夥伴共同研發,或是配合主導業者提供可緊密整合的特殊功能小晶片,皆是IC設計業者須面對的關鍵挑戰。
台灣IC設計業者目前除少數幾家大型業者,多數是中小企業,資金與研發資源有限,造成在先進封裝產品技術開發上面臨挑戰。中小IC設計業者可專注於特定應用場景,開發低功耗客製化晶片設計或者特殊功能小晶片,來滿足生成式AI多樣化的需求。
此外,台灣中小IC設計業者要進入異質整合領域,除需要聚焦在專業化與差異化優勢外,也應積極參與國際展覽與技術論壇,展示其創新技術與產品原型,以提升品牌能見度,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或參與如UCIe等國際聯盟組織,透過合作或聯合開發計畫,成為國際大廠異質整合供應鏈中的關鍵合作夥伴,協助國際大廠切入尚未投入的利基領域,也有助於中小IC設計業者未來發展。(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未經MIC許可,不得轉載與作其他用途使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